天津6月12日电 人民币与日元可直接兑换的启动,推高了民间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期待。记者从10日至12日在天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上获悉,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受多重因素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呈现加速趋势,但在看到机遇同时也一定要意识到风险,从而逐步破解贸易逆差、汇率稳定性和资本账户可兑换性三大难题。 多重因素促人民币国际化提速 从本月1日起,人民币与日元的直接交易在上海、东京两地正式启动。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在融洽会分会于家堡论坛上评论说,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人民币有潜力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 在日元之前,人民币已经与俄罗斯、马来西亚、老挝等国的货币实现了直接兑换。但由于日元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货币,同时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一篮子”货币之一,而且是国际储备货币,其意义自然并不一般。 随着人民币在国际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小奕指出,目前有五大因素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速:一是中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逐步开放资本账户的需要。三是外汇市场的深化。四是汇率、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五是国际市场的认可程度、国际投资程度以及贸易的交易程度。 英国工党金融发言人德围训勋爵也认为,人民币在不远的将来会进入到世界货币架构中。从宏观看,人民币已越来越多被用于跨境贸易,并且作为投资工具开始投资。人民币未来有望成为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 随着人民币债券登陆伦敦,中国与伦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德围训指出,尽管只是一小步,但它表明了西方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可接受程度。目前全球人民币离岸业务有26%是在伦敦进行,预计每天约有14亿元人民币。 国际化进程需破解三个难题 与会专家指出,当前,尚需破解三个难题,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从贸易顺差转向贸易逆差。成为国际货币就要求人民币对外输出,用于储备和支付。作为交换,国外的产品也将源源不断地输入国内,这就要*贸易逆差实现。而我国已连续多年保持贸易顺差,到2012年3月末,我国的外汇储备余额高达3.3万亿美元。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从顺差到逆差,对于正处在高速发展中的中国而言并不容易。 而且,要产生贸易逆差就要以扩大内需为前提,也就意味着居民将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对养老、医疗、教育等保障没有后顾之忧。但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短期内实现这一目标也并不容易。 二是保持汇率的稳定性。本币国际化带来的最大风险是“特里芬难题”,即货币提供国所承担的流动性义务与本币汇率稳定之间的矛盾权衡。曹远征说,人民币真正国际化后意味着长期逆差形成,汇率就会呈现出不稳定性。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表示,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过程,也是对本国经济形成巨大冲击的过程。如果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迅猛,那么货币交易规模会非常大,很容易出现多种人民币汇率,影响人民币稳定性。 三是资本账户的可兑换性。人民币贸易结算数额近几年增长迅速,很多离岸人民币持有者已经表达出对在中国投资的意愿。王小奕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目前最大障碍是资本账户能否兑换。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本账户可兑换的问题实际已经不可回避,加快推进资本账户可兑换势在必行。从长期来看,还要考虑如何建立稳定的金融市场,如何对金融体系实行审慎监管,如何使国家经济保持长期稳定,从而为人民币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