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612,较上一交易日小幅上涨8个基点,继续刷新2005年以来的新高。 尽管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势头可能对外贸产生负面影响,但中国坚持加大汇率弹性的政策,显示出国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因为唯有保持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的态势,才有助于资本项目开放和加快国际化的进程。 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出口总值分别列世界第二、第一位。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中国与世界各地区、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及其支付清算已经迅速增长。这些都要求人民币资本项目必须开放,最终成为可兑换的国际货币。 但现阶段,受多重条件限制,我国资本项目开放,也即自由可兑换还没有完全实现,大规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基础并不稳固。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必须要有恰当的路径和明确的整体发展战略。 资本项目开放需渐进、有序、可控 一般而言,人民币要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需要有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健全的金融体系、有效的金融市场及监管;良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和适度的外汇储备;相对完善的外汇市场与符合实际的汇率水平、汇率形成机制;良好的产业基础及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化企业。 当前,人民币自由可兑换已具备部分条件,例如市场经济发育不断成熟,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价格机制初步形成;宏观经济的政策调控机制日益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总体上明显改善;人民币市场汇率机制初步形成,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储备总量远大于需求规模…… 尤其是2005年7月21日,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标志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迈出了历史性步伐。2010年6月19日,人民银行宣布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显示出我国正以新思维积极审视和探讨,今后如何在资本自由流动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情况下,力争做到维持汇率的基本稳定。 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人民币实现可兑换依然存在不少制约因素。首先,利率市场化还未完全实现,利率还不能充分反映资金的供需关系。在利率扭曲的情况下,贸然实现资本项目开放,很容易诱发套利活动和外汇投机,甚至酿成金融危机。其次,很难突破“三元悖论”的束缚,即一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者不能同时实现,只能择其二作为政策目标。大部分国家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时,都是采用浮动或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即放弃了汇率的稳定,来换取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此,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必须遵循渐进、有序、可控的原则。 拉美与东南亚部分国家资本项目开放失败的教训,已经使“渐进战略模式”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资本项下的各个子项目的开放对经济金融有不同的影响,其产生的风险有极强的突发性,因此必须有序推进;必须认真评估子项目开放的利弊和时机,以确保可兑换风险和成本的可控,避免出现大的冲击与波动。 人民币国际化处于初级阶段 需要强调的是,一国货币即使实现了资本项目可兑换,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成为国际货币。因为资本项目可兑换是由供给主导,是货币发行国政府根据外汇供给以及其他因素进行决策;而货币国际化是由需求主导,是由非居民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偏好所决定的,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接纳。 对人民币而言,其国际化的标准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是否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被广泛作为国际经贸往来的计价单位;是否成为国际清算货币以及在国际贸易结算中被使用的比重;在国际融资,尤其是国际投资和国际信贷中被使用的比重;是否作为国际干预货币使用,即能否为各国政府中央银行所持有,并作为外汇平准基金来干预外汇市场;能否发挥国际储备资产的职能,以及在国际储备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在世界上的流通数量,在国际金融中心的交易比例。 所以说,人民币最终成为国际货币,还需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金融市场发育和制度建设方面的支持;需要与国内利率市场化、汇率机制改革、资本项目开放、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金融安全网建设协调配套进行;需要根据我国国际贸易的规模与结构的变化,在大宗商品市场交易份额的变化及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情况下适时调整;还要把人民币国际化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与微观机制优化紧密结合起来。 当前,人民币币值总体稳定性较好;我国国内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商品期货市场、黄金交易市场等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中国巨大的市场一直是亚洲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目标市场;中国对国外资本的吸引力逐步增强,贸易开放度、金融开放度不断上升;中国与亚洲特别是港澳台的经济合作,是人民币货币区域化形成的经济基础;我国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企业的规模和效率不断提高,受资源的约束,开始加快对外投资的步伐,这个时候有意识地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将与我国贸易和投资的扩张实现良性互动。 当然,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众多障碍。从经济层面看,经济还存在比较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比如说消费比例过低、投资比例过高、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有待较大提高。从金融层面看,人民币国际流通量增长不足;国内金融市场深度、广度和国际标准化程度不足;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都需要进一步推进,金融体系仍然比较脆弱。 夯实渐进式的路径和措施 当前,人民币渐进式的国际化路径已很明晰。首先,在地域扩张上采取“三步走”,即坚持人民币周边化、人民币区域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取向。其次,在货币职能上也采取“三步走”,即坚持人民币结算货币、人民币投资货币、人民币储备货币的取向。 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战略必须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相一致。要认识到,在可预见的未来,由某一种货币取代美元是不现实的,今后最可能的国际货币格局是“一极多元”。为此,应推动储备货币结构多元化,积极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争取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之一。增加中国在IMF等国际组织中的份额,加强国际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改变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推动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因此,外汇管理体系要进行超前改革,从管制、审批进一步向监管、监测转化,外汇监管要逐步与国际接轨。在渐进、有序、可控的原则下,可采取以下措施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与人民币国际化。 ——从方便国际贸易、跨国投资的角度进一步改革结售汇制度。一方面,扩大贸易项下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试点,试行人民币出口退税,放开贸易融资。另一方面,进一步放宽外国直接投资的外汇管理,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有选择地逐步放宽资本输出。逐步地放宽境内自然人到境外以消费、旅游、教育等目的的支付额度。让人民币在有所控制的情况下,更大规模地走出国门。 ——应有意识地与更多国家签订更大额度的货币互换协定,货币互换的动机从防范国家间的支付危机,转变约定为人民币可直接用来进口中国商品,拓宽互换协议下货币的功能。 ——在外债规模控制下,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利用外资政策,选择质量好的国内企业到国际证券市场上市,扩大在香港上市的境内企业数量。尽快推出有条件的境内外资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同时抓紧研究、有控制地推行境外企业、境外国家在上海金融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和股票。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为成为全球人民币交易、定价、清算中心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建设离岸金融中心。人民币资本的输出,对离岸金融业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实际上是开放本币自由流通的缓冲区。目前看,将香港打造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是现实的选择。 ——从法律、税收、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提高以人民币标价的大宗原材料、商品期货的吸引力,特别是以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为契机,提升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吸引力。 ——国际游资的无序流动对一国的经济和金融的危害很大,因此应该提高警惕,严格监管、控制短期无实际交易背景的资金流出和流入。 ——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增加话语权,推动和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吴念鲁,国际金融学家,长期从事国际经济金融研究和教学工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国银行卢森堡分行行长、《国际金融研究》杂志主编,现任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兼职教授。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