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21日消息,高盛最近提出美元对G10货币汇率看涨,主要理由是美国经济增长将高于其他G10国家。这种增长预期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息差上面。高盛指出影响美元走势的4大驱动因素分别是:息差、油价和经常账户、避险需求,以及美元储备再循环。 息差 高盛指出,2000年以来美国与其他G10国家的2年期息差显示,货币政策或者周期性领先造成息差扩大,可以推动美元走高。不过这并非必要因素。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基础货币)和扩张性财政政策(里根任内的国防支出)造成息差迅速扩大,并推高美元。这一情况在上世纪90年代末再次发生,当时市场认为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正在加速,同时联储正在收紧货币政策,从而造成息差扩大,给美元带来强大支撑。高盛认为,当时美元的强势还受到IT泡沫引发异常强劲的外国资本流入的影响。2004-2006年是一个例外时期,当时息差走势对美元非常有利,但美元没有做出反应。高盛的模型显示,这是因为这个时期油价大幅上升,造成经常账户赤字扩大,从而对美元造成拖累。 油价与经常账户 从历史来看,美国一直是庞大的原油净进口国。因此,油价的上涨意味着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扩大,从而拖累美元。这一因素在2004-2006年期间抵消了息差上升的积极因素,使得美元未能跟随息差而走高。2006年之后,息差不再对美元提供支撑,而油价的继续上升对美元形成巨大拖累。 避险需求 从历史来看,美元一直属于避险货币,美元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走势强劲,在2011-12年的欧债危机顶峰时期也是如此。高盛指出,从2004-2007年,TIC数据显示外国净买入美国国债为月均230亿美元,而2011年下半年这一数字升至月均520亿美元,并在2011年9月份达到940亿美元的流入峰值,当时市场对“三驾马车”救援希腊的前景感到担忧。2012年2季度希腊PSI也引发了类似的避险需求。2012年5月外国人买入美国国债再次达到750亿美元的峰值。 美元储备再循环 由于许多新兴市场国家依然在调控其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强劲的储备积累时期往往对应弱势美元(如果这意味着这些时期储备资金流出美元)。高盛指出,中国的外汇储备积累速度与美元贬值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另外,二者的关联性有时候也对应全球风险偏好的波动,比如2011-12年中国外储积累速度放慢,同一时期市场风险偏好也因为欧债危机而受到抑制。这就使得将储备再循环视为影响美元的一个独立因素存在一些困难,不过高盛认为这一通道依然非常重要。 高盛最后的结论是:“从经验角度来看,我们看多美元,意味着我们认为息差的扩大将成为支撑美元的最重要因素,并超过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