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5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以下简称“LME”)市场上,3月期锡金属的期货价格创下32575美元每吨的历史“天价”,而不到两年前的2009年3月,锡的价格仅为1万美元每吨左右。2010年以来,LME锡03(3月期锡期货)的区间涨幅超过80%。 与之相比,基本金属的价格则上涨幅度相对较小。如LME铜03区间涨幅为27%,而LME铝03区间涨幅仅为10%。 其他稀有金属也大多在过去的12个月内涨多跌少。如锑的大陆市场现货价格目前为88000元每吨,过去12个月内的涨幅接近100%。钽、镐、钨在过去的12个月内,也分别上涨了190%、68.5%和53.2%。 与之相对应,则是2010年底以来,国家计划对包括稀土、钨、锑、钼、锡、铟、锗、镓、钽、锆在内的10种稀有金属进行收储。 2010年国家降低稀土出口配额,并开启对行业的整合,从而在A股市场上引起稀土永磁板块风起云涌的行情,造就了包钢稀土(600111,股吧)(600111.SH)等一众牛股,市场也将寻找下一个稀土永磁的目光瞄准稀有金属。 “中国现在陷入一种怪圈,基本金属我国储量都比较低,但国内需求较多,定价权在国外;稀有金属我们储量高,但是需求在国外,定价权还是没有。”上海一家券商的有色行业研究员向记者表示,“确保战略性资源、掌控稀有金属的定价权”将是中国对稀有金属开采和出口进行整顿的主线条。 以此为出发点,寻找A股市场上掌控稀有金属资源的上市公司,并对其进行价值重估,不失为一条价值发现的路径。 “一般稀有金属的上市公司市盈率都比较高,但我们认为这类公司不能以市盈率来简单衡量,还是要看他们的资源占有量和业绩对金属价格的敏感性。而另有一些公司,并不掌握资源,仅仅处于产业链的加工环节,也需要特别鉴别。”上海一家私募的投研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但稀有金属整体普遍偏高的估值确实也是风险所在。如厦门钨业(600549,股吧)、章源钨业(002378,股吧)的动态市盈率都达到了75倍和120倍,而汇聚了包括锑矿、钨矿和黄金三种金属资源的辰州矿业,目前的动态市盈率也达到了82倍之高。 1. 定价权之战 在政策频频出手的背后,正是国家层面谋求对稀有金属定价权的掌控。 在打响“稀土保卫战”之后,包括钼、钨在内的众多稀有金属,都将面临政策层面的整合。 2010年以来,中央部委层面对稀有金属的整合和出口政策密集而出。 2010年3月国土资源部发布《2010年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两个月之后,同样由国土资源部制定的《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发布,这一专项整治行动涉及到的稀有金属包括稀土、钨、锡、锑、钼等。 2010年7月,商务部公布2010 年第二批稀土一般贸易出口配额,全年配额同比下滑39.52%,这也在随后引发了稀土永磁板块的爆发行情。 此后2010年10月商务部发布《2011年农产品和工业品出口配额总量》,对包括钨、锡、锑、钼、铟、镁在内的稀有金属都为出口配额所限制。 而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国家已经计划对包括稀土、钨、锑、钼、锡、铟、锗、镓、钽、锆在内的10种稀有金属进行收储。 国内市场上稀有金属的价格也随之出现一轮行情。根据天津稀有金属交易市场提供的数据,2011年2月17日,国产0#锑锭的市场价格为9.3万元-9.4万元每吨,而今年年初这一价格为8.45-8.5万元每吨。 同样在这一市场,铟3月合约的价格在3200元每公斤左右,而2010年12月,这一价格一度迫近5000元每公斤的关口。而铟6月合约的价格已经达到5800元每公斤,市场看涨情绪高涨。 此外,金属锗也在近期创下8600元每公斤的去年12月以来最高价格,今年以来的涨幅也在6%左右。 在政策频频出手的背后,正是国家层面谋求对稀有金属定价权的掌控。 以锑矿为例,根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以下简称“USGS”)的数据,目前中国锑的产能在15万吨左右,而全球的产能也仅为16.5万吨,中国供应了全球产能的91%。 但从储量的角度,中国的储量仅为79万吨,而全球产能为210万吨,中国仅占全球产能的38%。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钨,中国钨的产能占据全球的75%,而储量占比仅为60%。 而更为让人心忧的是,部分稀有金属已经到了开采的极限,最为严重的锑矿,根据USGS的数据,按照目前的产量和储量,中国的资源保证年限仅为5.3年,全球也不过12.7年。 铟、锡、钼、钨、锗的全球资源保证年限,分别为20年、28.82年、40.6年、54.9年和61.4年,而上述稀有金属,中国均贡献了全球大多数产能。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