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吸引了市场眼球,有外媒甚至将亚洲国家的贬值归咎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波动事前,其他国家汇率已经处于贬值趋势之中。对于全球贬值风潮,美联储方面更应承担责任。人民币贬值合情合理也合乎时宜。 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而随着中国和欧洲经济的持续下行,全球贸易均出现了萎缩,加上低油价导致的通缩阴影,各国纷纷开动印钞机,寄希望于货币宽松来拉动经济增长。但人民币一直和美元处于双子星的强势货币格局中,同样出口产品结构国家的汇率贬值,比如日本、韩国等,高估的汇率冲击了中国的出口贸易,7月出口数据因而下降,同时离岸和在岸人民币的价差持续扩大,加速了资本外流,外汇占款流出创出历史记录。 当此格局,人民币汇率波动有着其内在的合理性,利大于弊。easy-forex易信总部中国区首席交易官孙宇指出,首先,汇率高低被视为经济实力的体现。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个货币升值意味着经济竞争力将出现下滑,部分原因是出口压力的加大,而货币贬值促进出口理论上则有利于经济发展。其次,有助于对冲资本流出压力。中国今年外汇储备或每月减少400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过去7个月已经减少1920亿美元。中国央行希望控制人民币贬值幅度,防止资本外流。第三,缓冲美联储即将加息带来的冲击,这和今年1月份瑞士央行放弃欧元兑瑞士法郎的1.2汇率下限以应对欧洲央行 QE如出一辙。 对于市场上担忧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东南亚金融危机会否重演,华泰证券研究员罗毅认为,中国绝不会重蹈东南亚金融危机覆辙。首先,中国拥有丰富的外汇储备,能应对一切由外部因素主导的金融危机。过去20年,中国外汇储备无论是增速还是体量均十分惊人,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2%,2014年拥有超过3.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占世界外汇储备约32.15%,远超第二名日本的1.2万美元。 其次,中国当前的改革环境远好于1997-1998年的东南亚。围绕金融市场改革的大蓝图,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传统商业银行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是当前主题,其核心在于优化资源配置和盘活资本存量。四大改革的推动是中国金融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也是杜绝发生东南亚式金融危机的根本举措。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表示,对中国来说,最可能的情况是有风险、无危机。短期来看,中国爆发急性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中国拥有坚实的国际收支防火墙。相对严格的资本管制、稳定的经常账户顺差、超过3.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都有助于有效防范短期的资本流出。另一方面,中国拥有足够的内部流动性对冲手段。如果出现小规模的资本流出,央行可以通过逆回购对冲,而如果出现大规模的资本流出,央行则可以通过调降目前高达20%的法定存准率来对冲。 “长期来看,中国面临着与其他国家类似的外部挑战,经济减速在所难免。但幸运的是,我们有足够的牌可以打。未来中国的结构性改革完全有能力消化外部冲击:一是新型城镇化,即通过提升真实城镇化水平挖掘内需;二是新型市场化,即通过简政放权和强化市场来激活市场主体的活力;三是新型全球化,即从被动适应规则向主动改造规则转变;四是新型工业化,即从大干快上向提高生产效率转变。”管清友表示。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