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安倍经济学”争议不断,但安倍还是赢了。 日本国会众议院选举14日举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所率领的自民党再次获得胜利,理论上赢得了新的四年首相任期。 自民党保住了“单独过半”的执政党优势,而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虽然席次比选举前有所增加,但党首海江田万里以及前首相菅直人分别在自己的选区中意外落败。此外还有几位在野党的领导人败选,日本政坛“一强多弱”的局面越发明显。 此次选举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是贯穿整场选战的话题。因为安倍本人在解释为何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时,反复强调是因为他决定暂缓执行原定于2015年10月实行的消费税上调计划,涉及税费此等民生大事,必须“问信于民”。 但安倍的这一说法得到多方质疑,在野党们表示,鉴于当前的经济情势,没有在野党反对延迟增税的决定,为何非要在繁忙的年末举行一场耗资700亿日元的选举? 而安倍并不为所动,他甚至拿出自己的外公——曾为二战战犯、后出任日本首相的岸信介的回忆录。岸信介是《日美安保条约》的推动者,并为此主动辞职下台,而在他的回忆录中,岸信介认为,当时应该在通过《日美安保条约》后解散国会举行大选,并为此后悔不已。而身为他的外孙,安倍决心不重蹈覆辙。 “安倍经济学”赢了? 纵观此次选战,安倍成功地把主题聚焦在了经济民生之上,使得在野党对安倍其他政策,诸如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行使权利、重启核电、通过《秘密保护法案》等政策的批判,都难以得到发挥的余地。 安倍在选战期间始终强调,此次选举是对2年来实施的经济政策是否正确的一次公民投票。投给他,就是支持现在的道路,不投给他,就是反对。 这一手法不禁让人联想起近十年前的小泉纯一郎政权,当时小泉面对自民党内部反对其邮政民营化法案的势力,坚决解散国会,将大选变成简单的“是否支持邮政民营化”的是非题,并最后取得了大胜。 安倍赢得了选举,并依然保持了解散之前的在国会的绝对优势,从表面看来,这似乎意味着“安倍经济学”获得了日本国民的认可,但事实上,安倍接下去的道路并不平坦。 12月10日,惠誉国际(Fitch)宣布,将日本目前A+的主权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根据评估的结果,可能在2015年的上半年降低日本的主权信用评级。 这是继本月初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Moody’s)对日本连降两级后,又一家对日本经济前景给出消极评价的评级机构。 惠誉国际表示,这一举动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过高,而推迟二次上调消费税的决定无疑使财政赤字风险变得更加严重。 在野党拿不出更好方案 事实上,安倍把选举的成败系于经济一个议题上,也绝非没有任何风险。这取决于在野党等反对势力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虽然随着日本连续两个季度GDP下降,被国际评级机构降级、日元持续贬值等负面消息接踵而至,安倍对于安倍经济学的前景也变得底气不足,但由于以民主党为代表的在野党们也拿不出更好的其他方案,所以使得日本选民在临近投票一刻,实在也鼓不起勇气投给反对党。 这一现象也体现在选战过程中,包括民主党、日本维新党等中右翼政党在内,其选战的口号与主要诉求基本都是围绕着自民党的口号在转。比如,安倍高喊“安倍经济学”让日本多了100万就业,民主党就针锋相对地说,这新增的100万就业根本只是非正规就业,拥有社保的正规就业不增反减。 此外,安倍还反复强调基本工资增长率和企业招工率等数字的回升,而反对党也只是在针对这些数字做文章,始终没有跳出安倍划出的框架,从更高的角度来给出自己的政见。而这些差异最终反映在了选票上。 根据日本放送协会NHK在投票当天所作的民调,对“安倍经济学”表示肯定的选民达到54%,而对“安倍经济学”表示否定意见的仅为46%,肯定的意见相比选举之前有了一定增加。 日本共产党逆势跃进 此次选举,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日本共产党获得了1996年以来的最多议席数,比选举前增加了一倍,可谓是取得大胜。 日共的跃进,反映的是日本社会贫富差距日渐鲜明的特点。曾经以“一亿总中流”这一口号为骄傲的日本社会,在西方国家中长期都是以贫富差距小而闻名,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日本逐渐鼓励竞争,而相对弱化了社会公平。 日共在选战中始终高举“社会公平”、“重视劳工权益”、“反对只有大企业获利”等旗帜,成功吸引了日本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对安倍以及自民党政策反感的人群,其中还包括了冲绳县内要求将美军基地迁出冲绳的势力。此次选举中,自民党在冲绳县的4个选区中全部落败。 可以预见的是,虽然自民党目前“一家独大”,但日本国内左右之间的鸿沟已然有扩大的趋势,未来日本是否会因为政治立场甚至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而使得社会发生撕裂,势必成为各界观察的重点。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