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基于对国内物价、房价反弹的忌惮;另一方面,从国际上看,美国推出的QE3掀起了各主要国家的集体跟风,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引发市场对国际热钱纷纷涌入包括中国在内新兴市场的担忧,从而抑制了我国货币政策腾挪空间。受上述国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以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方式调控节奏趋缓。那么,对于年内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势,业内又是如何研判的呢? 对此,专家普遍认为,年内货币政策无需有太多的转向,最好的选择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此外,公开市场操作将大有可为。 国际方面,在经济复苏乏力、政府债务飙升、财政运转失灵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的央行普遍走上了量化宽松的道路,货币政策独立性日渐丧失。 对中国而言,如果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则通货膨胀与资产泡沫的风险便难以遏制;如果收紧货币流动性,可能会扼杀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宏观调控变得更加复杂。而另一方面,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面临升值压力,贸然紧缩货币可能会使企业经营受到双重挤压,不利于经济企稳回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当下央行货币政策最好的选择,或许仍然是“以不变应万变”。当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是外部需求疲弱,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社会运行周期等多种原因聚集在一起的结果,所以,试图通过短期刺激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似乎有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嫌疑。 在易宪容看来,尽管9月CPI下行至1.9%,国内CPI却并非出于下行态势而是上行压力不小。在全球都在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条件下,流动性泛滥不可能避免。虽然当前大量的流动性基本上进入各种资产,在推高不同资产价格,但无论是资产价格传导还是流动性溢出都是推高CPI的重要因素。况且,国际油价基本上处于高位。我国是当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油价高企,构成了较大的通货膨胀上行的压力。这就为何尽管当前的CPI处于低位,但通胀压力仍然不可忽视的原因所在。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需要“以静制动”,不宜做大的调整。他指出,虽然短期内价格欧锁回落,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仍不容忽视,美国推出的QE3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国际市场先后出现了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美股价格上涨等动作。虽然目前中国经济减速,大量热钱尚未涌入国内形成冲击。但若政府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则国际投机机会就会见风使舵,如潮水般涌入国内,形成资产泡沫的堆积。 值得一提的是,此轮货币政策微调有一个新动向不可忽视,即央行从6月底以来进行的持续逆回购操作。特别是在上月底央行连续两次大规模进行28天逆回购操作,这样的效果几乎可以等同于央行进行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降准”。 郭田勇表示,央行对于逆回购的运用,反映出央行对于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工具的偏好。央行不仅把逆回购放在调节银根等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第一位置,而且央行报告也表明公开市场操作将成为央行管理流动性最为重要的货币政策组合。 他还提醒,在运用货币政策的同时要注意的是,货币政策不是稳增长的救星。中国目前经济增长乏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实体经济领域缺乏增长点和创新点。仅仅依*增发货币等外力去刺激经济,结果只能是货币总量的扩大,而无法带来实体经济总量的增大,如此一来,滞胀的发生在所难免。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