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则可能增加对货币流通和市场的压力,对未来货币流通造成预期膨胀压力。‘白银帝国’的衰落史提醒我们,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中国应做好准备面对随之而来的巨大风险。 中国上溯几千年、流通各朝、以称量计价的银锭,自改铸成法定银币后,一直沿用到近代中国。 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开始了,中西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每年都有一两艘西班牙大帆船,从阿卡普尔科穿越太平洋,把国外出产的白银运到马尼拉,用以购买中国丝绸、中国和印度的棉织品,以及其他精美消费品。如此这般,外国的白银迅速流入中国,明朝银库收入暴增。到了1577年,银库收入高达16.3478万公斤。直到明朝终结,政府每年的白银收入始终在10万公斤以上。 当时,黄金的数量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匮乏,中国庞大的经济体决定了黄金货币的相对稀缺。而欧洲源源不断输入中国的白银,使得中国白银货币相对充足。所以中国明朝以后选择的是银本位,而不是金本位制度。据统计,在1644年,全国有当铺两万多家,而1744年仅北京当铺就有六七百家,有的当铺资本额高达白银数万两或十几万两。 虽然当铺、钱庄、票行、银号等金融机构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中国当时因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交替发生,从而导致经济动荡。而美洲产量近一半的白银流入了中国,中国因此而成为不折不扣的“白银帝国”。然而由于中国不具有白银的开采权,实行银本位就迫使人们必须用大量实物财富去换取白银,由此引发的后果,是中国百姓辛苦赚来的财富逐渐流向了欧洲。美洲和欧洲成为中国的中央银行,中国获得央行货币的代价不仅失去货币调控权,还失去了巨额的铸币税(铸币面值和成本的差额)。有多少白银通过购买产品进入中国,就有多少财富流出中国,这与今天的中国出口获得巨额顺差,而导致外汇储备剧增的后果是何其相似。 当然,足够的外汇储备表明一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汇价的能力,它对稳定汇率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如果一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则可能增加对货币流通和市场的压力,对未来货币流通造成预期膨胀压力。同时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使国家蒙受损失,抑制经济增长。“白银帝国”的衰落史提醒我们,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中国应做好准备面对随之而来的巨大风险。 当中国银本位渐渐衰落之时,大洋彼岸的欧洲,使用的是金银复本位制,也就是把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货币。当时的殖民强国葡萄牙和西班牙,从美洲和非洲掠夺了大量黄金,其中大部分最终却辗转流入了英国。 在16世纪末,西班牙的黄金开采量占全球的83%,而黄金开采热在另一个国度也迅速升温,那就是在葡萄牙控制下的巴西。到了17世纪,葡萄牙为了对抗西班牙而与英国结盟,由此从葡萄牙流入英国国库的黄金多达600吨。于是,闷声发大财的英国便不断将越来越廉价的白银兑换成黄金。然而在中国由于流通货币是白银,人们自然乐意把黄金拿出去换回白银。就这样,英国在中国以及与中国情况相似的国家,大玩金银套购的鬼把戏,逐渐积累起数量庞大的黄金储备。 185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澳大利亚发现黄金,使得世界黄金存量突然增加,令黄金作为单一本位货币,以满足欧洲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可能,于是欧洲国家一个接一个,从银本位制转向金本位制。到1880年,各主要工业国家相继采用了金本位制。 此时,英国的金银套购操作帮助它获得了巨额黄金储备,时机一成熟英国率先废除了白银,实行金本位制,从此奠定了其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 伴随着英国的强大,中国逐渐衰落。由于中国实行的是银本位制,对白银的需求量,远远大于没有支付功能而仅有装饰和收藏功能的黄金。需求决定了价格,白银在中国自然比黄金要昂贵。与此同时,欧洲实行的是金本位制,对黄金和白银的需求和中国正好颠倒过来。 随着世界白银产量的迅速增加,白银越来越不值钱。欧洲的黄金日趋昂贵,对黄金的需求不断增长。在欧洲和中国,黄金和白银的供需和价格如此不平衡,自然有人看到了机会。由此,欧洲将大量白银运到中国,来换取中国的黄金。就这样,中国变成了世界白银的吸收地,而中国国内的黄金则源源不断地流往欧洲。最终的后果是,越来越多大量贬值的白银流入中国,造成了中国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用大量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换取了日益缩水的白银收入,这笔买卖真是亏大了。 在国际市场上,白银因失去了作为国际储备的资格而价格大跌。美国为了跟上世界潮流,也于1873年宣布放弃金银复本位,改用了金本位制,使得当时仍然采用银本位的中国,货币价值下降。 自那时候起,中国的国库储银总是不够用,白银的贬值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么是否白银升值了,就能把中国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呢?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