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7日,日本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日本剔除生鲜食品价格的核心CPI年率上涨1.2%,自2008年以来首次突破1%关口。与此同时,该月剔除食品及能源价格的日本核心CPI年率上升0.6%,增幅更触及15年新高。此外,记者注意到,日本政府在本周公布的月度经济报告中,4年来亦首次未提通缩问题。那么,日本是否果真如部分媒体热评的“正在稳步朝向打破15年通缩的目标迈进”?对此,当日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的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经济室主任张季风直言“莫急叫好”。 张季风认为,在当天公布的两项核心CPI数据中,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创出15年新高更值得关注,这表明“安倍经济学”的短期效果确实不容质疑。不过,无论是考虑0.6%这一数字的绝对值本身,还是考虑其背后的作用因素,乃至日本国内目前物价走高而收入停滞的现实,现在即乐观判定日本正在迈向结束通缩的目标为时尚早。“事实上,我对日本通胀上升的持续性深表怀疑。没有收入增长支持的物价走高并非日本当局希望看到的良性通胀。”他说。“特别是在安倍政府近期频出‘昏招’损害本国出口企业外部环境的大背景下,要将日本当前畸形的‘坏通胀’变成可持续的‘好通胀’绝非易事。” 目前来看,业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日本当前的通胀回升主要*输入性通胀支持,而在这背后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就是日元贬值和能源进口增多。自2011年地震后,日本的核电厂逐步减少运作,目前已全部停运,致使日本对能源的进口需求不断增加。加上日元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明显的贬值,导致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有统计显示,这次日本整体物价恢复正增长后,每月的CPI同比增长有超过40%的贡献是受能源价格上涨带动。另外,日元汇价下跌也促使进口食品价格较快上升。数据显示在10月份的整体CPI增幅中,有32.1%的贡献是来自食品价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非必需品和服务类价格继续下跌。例如家庭耐用品、国内服务业及通讯行业的同比价格仍分别萎缩2.9%、0.4%和0.1%。这表明日本目前所看到的通胀并非由消费需求增加所带动,而主要因日元贬值造成的输入性通胀所致。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通胀回升能否持续就转变为两个问题。一是以日元贬值为支撑的输入性通胀是否会持续;二是以国内消费需求增加带动的内生性通胀能否有所起色。张季风认为,就这两方面看,目前均不容乐观。 首先,日元进一步大幅贬值空间有限。目前,日本主要从美国、欧洲及中国进口货物,因此日元对该三国货币的汇率走势对输入性通胀有较重要的影响。自去年10月份至今年4月份,日元对美元、欧元及人民币汇率分别贬值了25.0%、27.6%及27.4%,目前日元对这三国货币的汇价,分别较自2007年以来的平均汇价低9.6%、9.9%及21.8%。虽然日本央行巨额资产购买计划仍令其货币环境相比另外三国宽松得多,日元偏弱局面有望维持,但相信再进一步大幅贬值的空间有限。因此,*日元贬值推动通胀的效应会逐渐减弱。 其次,日本居民收入停滞不前将成为制约其消费需求的最大羁绊。今年以来,尽管日本企业的整体盈利有所改善,但雇员可分享的成果有限。收入增长主要在奖金部分,工资水平则持续同比轻度萎缩。虽然27日公布的另一份数据显示,11月份日本去除资金和超时工作部分的工资水平17个月来首次结束萎缩维持同比不变,但与日本当局目前津津乐道的物价水平上扬相比,居民收入的停滞不前仍是不争的事实。这会令消费态度也会维持审慎,除了必要的日常用品及服务外,对其他货物及服务的需求会受到压抑,整体消费需求也难以大幅提升。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前3个季度日本个人消费年率环比增长逐渐减弱,分别为4.0%、2.7%及0.8%。事实上,11月份日本家庭支出仅增长0.2%,不及市场增长1.7%的预期,已经反映了提高收入的迫切性。 张季风认为,日元贬值令物价特别是必需品价格上升,而居民的固定收入却未见改善,其结果必然是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消费意欲被进一步压制,消费更加萎缩,经济更无活力。从效果而论,这是典型的“坏通胀”。如此恶性循环若不打破,长此以往,在拉动通胀回升的短期及外部因素失效以后,通缩局面必然卷土重来。他还表示,造成日本当前“坏通胀”的原因除人口老化、劳工市场僵化等结构性问题外,安倍政府频频对外挑起事端、不惜破坏本国出口企业外部环境的种种做法亦令企业全无增加投资、雇员乃至提高工资的信心。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