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即人心。人性贪婪造就了过去近三十年内空前的市场繁荣,也埋下了诸多隐患,并导致接连爆发金融海啸、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一谈金融危机,通常展开的成因争论是监管缺失抑或过当监管造成市场自律不足,很少有人从人心、人性的角度去探究投资行业为什么会变得风险越来越大,相对收益越来越低。 已经为英国《金融时报》投资版面供职20多年的资深编辑约翰·奥瑟兹以其所著的《可怕的市场周期:频繁的同步泡沫与同步崩溃》,从上述角度探求世界市场何以变得同步,怎样形成泡沫,如何一起反弹,并就此提出改进策略。 一步步滑向系统崩溃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投资行业出现了几种趋势:委托/代理分离,从众(投资者、投资机构都会受到市场压力,而放大从众心理),数学工具日趋精确促成的投资主体过度自信、金融机构膨胀到“大而不能倒”并主动利用这种地位加大投机冒险,资产证券化发展到超出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个体及群体控制的复杂程度。这些趋势或结果,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变而形成,《可怕的市场周期》一书第一部分“崛起”就此进行了详尽的解读。 美国进入20世纪后,因全民持股(参与证券市场投资)的比重极高,一度被称为“股票资本主义国家”。根据美联储的数据,1952年90%的美国股票由家庭持有,但到了2008年,家庭持股的比例下降到低于37%,其余均为机构持有。约翰·奥瑟兹指出,这意味着投资成为了一项产业,这当然是合理的,因为股票投资很难,人们需要专业人士替他们管理金钱。要害的问题是,投资“委托人”(为退休存钱的储户)跟“代理人”(替他们“操作”资金的基金经理)分离开来,代理人而非委托人的决定驱动市场。但另一方面,委托人对收益的渴求驱动“以脚投票”,让代理人面临类似于民主投票的压力——双方共同的贪婪加速泡沫生成的速度和投资跟风的规模。一些聪明绝顶的基金经理设计出“指数投资”的方法,这本身降低了市场效率,但却让泡沫的生成变成了一种自动行为,从本质上进一步加重了投资跟风。 规避存款保险制度而生的货币市场基金,剥夺了银行的关键业务,来向企业提供更低廉融资,这项创新没有得到及时充分监管。在1971年,美国脱离金本位制后,其货币公信力已悄然消失,世界经济的锚点从金价(1692.60,35.50,2.14%)变成了石油价格,让全球市场更容易受到地缘政治等各类因素的影响。 无独有偶,上世纪70、80年代,美国和西欧工业国家二战后扶持的欠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终于遭遇到难以突破的障碍,为后者融资变得困难,华尔街进而发明出“新兴市场国家”的新概念,让本已失去了吸引力的国家继续卷入到投资市场体系之中。再后来,华尔街还推陈出新,继续提供新噱头,“金砖四国”等一连串利好名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如前述,全球市场因美国脱离金本位变得容易动荡,这样一个市场的规模却不降反升,为1992年英镑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后来历次市场动荡埋下了伏笔。 垃圾债券、证券化的抵押贷款先后风靡,昭示着融资更趋便利,委托与代理的分离加快,外汇投资领域也出现与股市相同的从众倾向。当克林顿政府结束任期前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允许证券和银行业务混业经营,2004年《新巴塞尔协议》对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作出了极低的准备金等限制,信用违约掉期成为一种必然被忽略的风险管理,信用衍生产品让大量资金不受节制地流向次级抵押贷款借款人,引发2007年金融海啸的主要机制“准备”已经完成。 下一次危机的酝酿 2007年金融海啸的发生,迫使人们开始重温先前被有意忽略的经济学家海曼·明斯基的看法。明斯基认为,稳健时期带来了信贷的过度扩张,迫使其他市场参与者根据过分低廉的条件提供信贷,直到引发投机垮台。也就是说,当先前基于复杂链条的交易各方,意识到所谓的“市场大稳健”并不存在时,恐慌就会到来。 约翰·奥瑟兹在《可怕的市场周期:频繁的同步泡沫与同步崩溃》第二部分“陨落”中指出,市场规律完全可能不公平也不理性,迷信市场规律十分危险。金融海啸发生后,人们一度认为国家强制规定的存款保险制度能够保障自身权益,问题是,商业银行早就找到了规避存款保险的做法,投行选择回购市场融资,这加剧了其遭遇挤兑的脆弱性,由此危机到来时无数其他市场崩溃。 金融海啸发生一年后,系统化的金融危机才浮出水面(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在这一年内,世界各国央行和政府做出了严重失误的应对政策。所有在过去几十年内带给市场以信心的机制安排,在此时成为催生悲观抛售、跟风逃离、恐慌性退市的因素。前面已经提到,顶级金融机构已经大到不能倒下的程度,这迫使政府重新创造道德风险。而在此时,美国和欧洲官方应对危机时的优柔寡断,为崩盘提供了最后的催化剂。 2007-2009年金融危机,是一场相互关联崩盘式的系统危机,让投资行业多个领域均出现问题,从而使得传统的多元化投资策略失灵。 2008年中国通过规模宏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止了新兴市场国家受金融危机波及的颓势,这才是让欧美缓慢走出危机的动力,市场渐趋复苏。然而,随后爆发的欧债危机则再度证明,在金融制度出现重大缺陷的前提下,市场足以发育出毁灭其自己的演进链条。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