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份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屡创新高以来,市场总喜欢拿EIA的每周数据说事:油价跌,是因为库存增加;油价涨,是因为库存意外下降。无论涨跌,市场总能在库存数据上找到原因,似乎原油价格仅仅是受库存因素的影响。 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EIA的历史统计数据,研究油价与美国原油库存之间真正的关系。从EIA1986年至今的原油现货价格与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的关系图上可知,2001年9月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分界点。之前,美国原油库存与原油价格的走势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之后两者的相关性明显降低,甚至演化为弱正相关。我们只有厘清2001年发生的事件,才能正确认识这一变化的原因。 无论是对世界经济格局还是对国际原油市场来说,2001年都是一个有趣的历史分界线。那是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一年,美国经济失去了快速增长的发动机。更为糟糕的是,随后因“9·11事件”发生了一系列的局部战争。于是,大量的战争消耗使得本就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的美国出现了财政和经常项目的双“逆差”,紧接着格林斯潘开启了被认为是引发地产泡沫的低利率时代。 另一方面,2001年11月,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一份题为《全球需要更好的经济之砖》中首次向全球抛出了“金砖四国”(BRICs)概念,蓬勃发展的新兴经济体正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两年之后,高盛发布的另一份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通向2050年的道路》中更是提出到2050年,世界经济经过一系列的洗牌将重组为由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构成的新格局。事实确实令人振奋: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如此迅速,占全球经济比重由1990年的39.7%快速上升到2006年的48%,“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0%。这些国家更是外汇储备增加的大户,截至2007年,包括“金砖四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已占世界外汇储备总量的75%。 1986年以来美国原油库存与油价的关系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2001年。当时,美国和日本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原油进口国,同时也是发达国家中对中东原油依赖程度最高的经济体。美国与全球最大产油国沙特关系更是非同一般,美元当年就是在沙特力主下成为中东原油结算货币的。美国组成了由世界最大原油生产国和最大消费国组成的隐形原油“托拉斯”,对世界原油价格具有极强影响力。其间,美国库欣当地现货原油价格走势与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的相关系数为-0.49653,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剔除1990年8月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引发的第四次石油危机后一年的数据,美国原油库存与原油现货价格的相关性陡然升至-0.61538。 而2001年以后,同样的数据对比却显示美国库欣当地现货原油价格走势与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的相关系数为0.190017,呈现弱正相关。这一切,是由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淡化了美国的影响力而造成的。 21世纪,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新势力,开始与OECD国家正面交锋。高速发展的经济对资源尤其是能源的渴求使得新兴经济体不可避免地动摇了当时趋于稳定的原油供求关系。为求发展,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开始争夺有限的能源。也因为此,原油价格开始了长达数年之久的稳步上涨,更是在2008年上演了疯狂一幕。 仅从我国汽车保有量数据看,民用汽车保有量从2000年年底的625.33万辆增长到截至2009年3月的6689.8万辆,不到十年的时间,国内民用汽车保有量增长超过1000%。不仅中国如此,印度在闪亮的经济成就背后也同样消耗了大量资源。而需求推动的资源价格快速上涨也成为其他两个“金砖”国家快速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 2001年后,非OECD国家对原油需求的暴增极大影响了世界原油供求格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而且不断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因素”被越来越多地看作世界原油市场的重要指标。在突然增加一个强有力的需求因素后,美国再也不能完全主导原油价格了,世界原油供求格局如同经济格局一般,由单极走向了多极。 现在,社会上不少人总把资源领域的“中国因素”看作是国外对中国的阴谋。其实,所谓“中国因素”不过是中国参与世界游戏的第一步,只是这一步迈的太过突然,造成了世界资源供应的暂时性紧张。2000年我国进口原油约6000万吨,到2008年我国进口原油约1.8亿吨。同期,OPEC原油生产能力增加约560万桶/天,中国新增原油进口量占据OPEC新增产能的近50%。既然有这么强劲的需求,那么价格肯定是要上涨的,这是每一个人都认同的经济规律。 2001年之后,需求增量开始主导原油市场。从上图中可以看到,2001年以后,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增速与原油需求增量远远低于新兴经济体。但是,由于原油对于工商业的重要性使其需求具有明显的刚性,因而世界原油需求的增量基本都由新兴经济体而非发达经济体贡献。正如我们所知,2001年之后的原油价格上涨基本上是因为世界原油供应增量难以与需求增量匹配导致的。所以,2001年之后的原油价格并非受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影响,主要是受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推动,基本与美国原油库存没有任何关系。 综上所述,2001年之前,美国借助其与沙特、日本的特殊关系及其自身的经济地位,对国际原油市场的掌控力度较强。而2001年以后,中国等新兴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美国在国际原油市场的话语权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挑战,甚至沦落到只能依*市场对NYMEX20多年来原油定价中心的心理惯性才勉强维持WTI原油权威性的地步。另外,对库存的理解不能受到局限,应将库存理解为一个“大坝”,起到平衡供求的作用。高价时期囤积库存固然抬高了存货成本,但在低价时期囤积的库存绝对是战略性投资。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的增减都是美国原油贸易商、炼厂的商业行为。企业制定的经营策略仅表明企业对未来运营的策略,并不能正确预测未来油价走势。因此,仅凭借美国商业原油库存数据来判断原油涨跌是缺乏根据的。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本站微信公众号: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纸金网微信号: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