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国际原油市场的一个分水岭,这不仅是因为原油价格在2008年达到了历史巅峰,还因为从此之后,原油价格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已成为常态。 分析师张小平 奥巴马或许是没有经历过石油危机,却对油价波动感触最深的美国总统。2008年7月3日,在他被正式定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一个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攀至145.29美元/桶的历史高位。然而短短7个月之后,当奥巴马发表总统就职演说时,国际油价暴跌了100多美元。如今国际油价经历了几个轮回的大起大落之后,稳稳当当地涨回到了100美元/桶以上的水平。 奥巴马认为是市场投机者造成了国际油价上涨:那些不进行原油生产和消费的投机者在市场上大肆购入原油,造成市场短缺,从推升的原油价格中获取暴利。 2012年,为打击市场投机者,奥巴马向国会提出若干建议: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水平;将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用于监管的资金和人员数量提升6倍,以更好地发现市场操纵行为;将对市场操纵行为的民事和刑事惩罚金额从100万升至1000万美元;赋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提高市场交易保证金的权力。 近年来原油的金融属性愈发强化,尤其是在美国和多个国家推行量化宽松政策以来,投机资金大举入市,频繁扮演期货市场上的多头角色。美国原油市场中非商业(投机基金)持仓中多头比例已经超过了80%,而商业(生产和消费企业)持仓中的多头比例则下滑到了39%。10年前投机商在能源期货市场中的份额仅仅为30%,目前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80%。 不过投机活动对原油市场的影响不仅仅是推高价格,更显著的影响是价格大幅波动。因为只有价格大幅波动,投机者才能在原油市场上有利可图,而且他们对市场的影响早已延伸到了现货市场。 2013年5月中旬,欧盟委员会突击检查了英国石油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以及麦格劳希尔旗下能源和金属信息提供商普氏能源公司。之后几天,欧盟又将调查范围扩大到了大型原油贸易商。欧盟的目的就是要找到石油现货市场被投机者操纵的证据。 由于交易风险较大市场上仅仅有一小部分的原油是通过真正的现货市场(spot market)进行交易的。这一小部分原油的现货交易价格被报价机构用作评估每天世界原油和主要交易枢纽石油制品价格的基础。报价公司的基准价格最终成为原油和石油制品长期供应协议价格的重要参考。基准价格的微小差异就有可能在整个国际原油市场上掀起大风大浪。因此,针对基准价格是否被操纵的调查成为欧盟在现货市场价格操纵调查的重点。 路透社评论员Robert Campbell指出,国际原油价格容易被操纵在业界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报价公司需要依赖广大市场交易者自愿递交交易价格来计算当天的基准价格。在询问价格过程中,由于报价员往往缺少对相关信息准确性的判断,于是大型交易商和国际石油巨头的交易员就可以通过影响报价员来操纵报价公司的评估价格,进而影响国际石油市场。 例如在现货市场上,如果贸易公司需要大量购入一批原油。经验丰富的交易员可能不会直接购买,而是先*卖一小批原油,然后将价格和交易内容告诉报价公司,待其根据低价制定较低的基准价格之后,交易员就可以以低价大量购进原油,从中谋取暴利。 相较于加强期货市场监管相比,规范现货市场可能更加困难。监管方往往缺少大宗商品交易的专业知识。即使调查机构怀疑市场交易者有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调查取证和立案都是摆在监管机构和司法部门面前的难题。 虽然欧盟委员会尚未公布对三大石油巨头及普氏能源的调查结果,但是借LIBOR操纵案件调查的东风,欧盟将能源基准价格管理纳入到了金融基准价格管理体系之中。欧盟新出台的监管法案要求基准价格所依据的价格和交易必须是确实发生的,报价公司和交易商必须公开交易内容。同时法案严厉打击内部信息交易行为。 美国和欧盟的调查行动绝不会一帆风顺。交易商和报价公司声称对交易市场进行行政干预是矫枉过正。在严厉的监管制度下,交易商心存顾虑,不会将市场交易价格告诉报价公司。他们威胁称,由于缺少现货市场的交易数据,能源市场将会变得不透明,最终基准价格会失去指导意义。 当前正值欧美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反思市场监管的时期,而大动荡之后必然后大变革。上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连续出台了《证券法》、《证券交易法》和《商品交易法》,基本补上了造成“大萧条”的制度漏洞。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论投机者和报价公司乐意与否,欧美国家此番必定会陆续出台法规将国际原油市场纳入有效监管体系当中。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本站微信公众号: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纸金网微信号: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