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势 央行再加息假期游戏 欧洲快跟进美英假寐 在清明假期的最后一个假日,4月5日央行宣布年内二次加息,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0%提高到3.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06%提高到6.31%,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自4月26日起施行。 旁白 2011年央行的首次加息也选了一个假日,2月9日是春节长假的最后一天。不能说央行憋坏,实在是在各种纠结中选择一个稍小震动的时点,聊胜于无。实际上这还是有效的:此前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已有所减弱,再加上清明假期的暧昧,大家对央行真还放松了警惕。但也有分析师预先赌了一把,3月31日便写下一份《对加息的简要分析》的研究报告,称“过节期间懒得写这种东西,遂提前,或有,不构成投资建议。” 中国央行叫加息话音未落,欧洲央行4月7日便将关键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1.25%,并定于4月13日正式生效。这是欧洲央行自2008年7月以来首次加息。欧洲央行也在纠结着:谁是主要矛盾?通胀?还是欧债危机?显然,欧洲央行更倾向于前者。欧元区上月通胀达2.6%,高于欧洲央行稍低于2%的中期目标。但加息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著的,在全球油价大涨的背景下,升息极有可能影响消费,这或许会误伤经济使之重陷衰退,并引发欧洲银行业危机。德国主导了加息,欧洲大国经济尚好,但葡萄牙已在希腊和爱尔兰之后成为第三个申请欧盟资金援助的国家,加息将加大它们的债务负担和增长压力。顾不上了。 欧洲央行加息率先打破了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之间的政策鸿沟,并与英国和日本央行及美联储分道扬镳。欧洲央行发话的同日,英国央行称将维持指标利率0.5%不变,而美联储此前已表示将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要咬牙紧守零利率。目前弱势美元符合美国的利益,既可减少债务,又可配合量化宽松刺激美国经济,打击竞争对手。如果美联储不放弃量化宽松,全球都将被迫接受输入性通胀,进而逼迫全球进入加息周期。但美联储也纠结着:如果追随欧元加息而开始收紧货币,美国经济有衰退风险,至今失业率还在8.9%;而如果欧洲央行继续加息,美联储仍然不动,就会加大双方利差并造成资本外流。 莫名 油价上调不讲政治 中国油价高过美国 4月6日晚,国家发改委宣布自4月7日零时起,将汽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上调500元和400元,全国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平均每升分别提高0.37元和0.34元。航空煤油同期每吨上调500元。 旁白 这算什么情况?《红灯记》李玉和说,这是两股道儿上跑的车:咬了半天牙加了息,还没喘过气,成品油价便冲将上来,满拧。上调油价往小里说是没眼力见儿,往大里说是不讲政治。有这么打人家——也许还包括自己——的嘴巴的吗? 国家发改委一定猜到了大家的心思,上调油价之时马上辩解道:“为最大程度地缓解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减轻用油行业成本增支压力,国家进一步压缩成品油价格调整幅度,加大了企业自行消化的比例,并适当推迟了调价时间。”作为佐证,按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汽油每升应再增加约0.4元——国家发改委没说出的话是:我们已经很自律了! 但有人不明白:2008年年中,当国际原油价格创下每桶140美元的历史高点时,中国93号汽油价格不过每升6.1元左右,即使加上1260元的养路费,也不过7.2元;而眼下国际原油价格离历史高点还有近40元,中国93号汽油的价格却达到7.8元,这算什么逻辑?——发改委不说,我替你说:为这事早就悔青了肠子,当初早就应该把油价定得高高的,这样也不至于今天给诸位留下话柄。就像1980年个税起征点定在800元,是当时人均收入的20倍,傻了吧,给今人留下说辞了吧,按照眼下人均收入推算,个税起征点应为4.4万元。 不谈历史,单表现下。据美国能源署EIA的数据,4月6日美国汽油平均价格(含税价)换算成人民币为每升6.38元,加州汽油价格为每升7.02元。不含税油价,美国汽油平均价格为每升5.64元,加州每升为6.21元。而同日中国93号汽油不含税的全国平均价格约为4.66元每升,这就是说,目前中国的裸油价比美国低,但是含税价格却远高于美国。即使不算上此次调价,北京93号汽油调价前为每升7.45元,已经比美国平均价格高出1.07元,调价后更高出1.47元。以中国目前人均GDP是美国的十分之一论,中国油价高于美国就更离谱了。 怎么回应?我替发改委说:我们不和美国比,看看欧洲吧,欧洲能源机构披露的4月6日欧洲各国的汽油含税零售价基本都在每升1.2欧元以上,按目前1欧元约等于9.35元人民币换算,约相当于每升11.2元。 话题 石油大佬净利千亿 为什么不与民同苦 有评论说,日前油价上涨是垄断油企逼政府提价,而国家发改委全面投降,已经沦为它们的帮手。油价上涨将对弱势群体和微观经济主体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不能为了石油公司的利益而置民生和社会利益于不顾。 旁白 道德判断?这种思维不妥。但数据说明,垄断油企确实在国际油价上涨和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中得到大大的好处,上市公司数据显示,2010年中石油净利润约1400亿元,增幅为35.6%,中石化利润707亿元,增幅为12.8%。虽然中石油和中石化喊叫调价滞后导致炼油和销售板块面临亏损,但真实情况是,2010年中石油的炼油与化工业务的经营利润达78.47亿元,中石化更高达159亿元。 两大油企巨头赚钱不忘大东家,在发布2010年业绩时,二位都不约而同地强调自己每年给国家缴纳了巨额税收。比如中石化,2010年中国境内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2.3亿吨,中石化一家仅成品油经营量就达1.49亿吨。这一年,中石化实现营业收入19131.8亿元,同比增长42.2%;税前利润1037亿元,同比增长19.7%;净利润707.1亿元,同比增长12.8%。为什么营业收入增长40%以上、净利润却只上涨了不足13%呢?报表显示,中石化当年上缴所得税257亿元,所得税以外的税金1572亿元,总计达到1829亿元,这相当于净利润的2.6倍。而整个“十一五”期间,中石化已累计上缴税费7057亿元,而它向股东派发股息仅为720亿元,税收是股东红利的10倍。 所以我们知道了,好处不都是垄断国企拿走了。在今年人大政协两会上,前中石油老总马富才透露,中国目前的成品油价格中有44%-45%是各种各样的政府税收。以目前上海93号汽油价格7.79元/升为例,其增值税为1.323元/升,燃油消费税为1元/升,城建教育附加等其他税赋为0.132元/升,合计总税赋已达2.455元/升,占油价总额31%以上。 所以我们还知道了,国家发改委可以找康师傅谈话不许涨价,但不会找中石油和中石化谈话,而且会为它们的涨价奋不顾身——不顾身份地为之辩解。 与3年前比较,中国成品油价格提高了近2元/升,其中重要原因是其中含有1元/升左右的新增税赋。在2008年底出台的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中规定施行费改税,取消原有的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等6项收费,将其合并为燃油消费税——汽油每升征收1元,柴油每升征收0.8元/升。但是,燃油税收起来了,许多公路依然在收费。 在石油上央企和政府拿去太多的肥肉,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显然,将使得社会各个领域的生产利润流向垄断油企和海外产油国,加剧推动中国通胀,恶化财富分配关系,恶化市场公平正义。在中国忍痛进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时,作为央企和政府,为什么不能承受高油价的部分损失,与民同苦? 人物 苏树林高升省长 柳传志料无机会 4月2日,中石化总经理苏树林正式调任福建省委常委、副书记。同时,苏树林还将担任福建省政府党组成员、书记。 旁白 为什么中石油老总在这个时候高升?很明白,苏树林将成为福建省省长。苏树林似乎就是为当省长或更高位培养的。1999年9月开始,苏树林进入中石油核心领导层,任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并多年兼任大庆油田董事长、总经理。期间他曾调任辽宁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2007年6月,原中石化董事长陈同海案发被拘,苏树林被空降至中石化临危受命出任总经理、党组书记。如今苏树林正式回归自己的仕途。 在中国政坛上,官员企业家的势态早已形成,李小鹏从华能集团任山西省副省长,陈川平从太原钢铁集团赴山西省副省长,竺延风从一汽集团调吉林省副省长,陈肇雄从长城电脑(000066,股吧)转湖南省副省长,之前更有卫留成、郭声琨、张春贤、苗圩、艾宝俊、李毅中、刘明康、陈雷、林军、叶冬松等,从国企而从政。注意,是国企而不是私企。柳传志再出名,也不会有此机会。同时,也有许多人是从官员成为企业老板的,经常还是下海到自己监管的领域,并时常有对官员退休前的补偿之意。官商或商官,这是中国的主流。 此次苏树林的上位,或许与中石油近年对政府的巨大贡献无关,但确实是国企CEO从政大潮的一个印记。接下来是什么?可能就是政府企业化,此前已有官员喊出“经营城市”的口号,这与政企分开的改革初衷相悖。政府本是民众委托的提供公共产品的权力机构,而今企业家官员把政府当做企业去经营,便有了为政府的自身利益而损害公众利益的惯性。反通胀重要吧?建经济适用房重要吧?增加农民收入重要吧?而摆正官员的位置,明晰权力的边界,这应该是最大的、最迫切的政治。 惭愧 财政部药监局公布预算 百年之前宣统便已有之 继财政部之后,国家药监局近日也在官方网站公布药监局2011年部门预算。 旁白 2010年6月23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要进一步细化预算公开内容,争取到2011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表中的部分重点支出按“项”级科目公开。此次财政部公开的预算表确实细化到了“项”一级,但这并无实质性突破,尤其是在民众最关心的三公消费和公共财政,远远地躲着。 民众之所以看不懂财政预算,是因为政府支出科目是按政府职能分类,而非按经济用途分类。据说,目前部门预算通常都会按上述分类编制两种预算,但前者是报给公众看的,后者是内部布置工作及向上汇报时用的,勿为外人知也。 如今官员发明了一个词“其他支出”,把不想为外人知的故事往里装。这真是个好办法,一是看不到具体支出用途,人大审议时好通过;二是《预算法》规定,年度中财政资金在科目间流转不需人大审批。于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其他支出”占其财政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30%甚至40%。2011年北京市市级一般预算支出情况表中,按功能分类的支出分类显示,最大的一项为教育支出,达226亿元,第二大支出项就是其他支出146亿元,占11.6%。在审计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时发现,其他支出中有扶贫慰问、也有捐款赞助,但更多是支付奖金补助、吃喝招待、参观学习等不好处理的费用。北京市平谷区的一些单位财务支出的其他支出类中还有其他项,其他套其他。国家科技部的总经费是198.1亿元,其他支出为69.5亿元,竟然占到三分之一。 官员笑着和公众躲猫猫,公众也会千方百计地避税、逃税,互不信任,官民疏离。 如果看看中国百年的政府预算史,今人当更为惭愧。甲午战争后,曾任驻日公使馆参赞的黄遵宪在其《日本国志》中最早介绍了预算制度。之后,清政府颁布的指导地方改革的《府厅州县地方自治章程》第389条规定:“预算议决之后,由府厅州县长官申请督抚核准,咨报民政部度支部存案,并于地方榜示公众。”在191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府厅州县地方自治章程笺释》中对这一条的解释是:“其须榜示公众者,以议事会虽代表民意而为议决,而其果属于民意与否,不可不质之舆论也。且府厅州县之民,出费以治事,而于其费之用法不能与知,则非所以鼓舞其政治趣味,而维持自治职之信用也。故必采公众主义焉!”在今天看来,这话很*谱呀。之后,1910年清政府公布了宣统三年即1911年的预算,宫廷费用被砍掉了四分之一。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预算。 可叹的是,战争结束了,新中国成立了,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却规定,国家财政计划、概算、预算、决算及各种财务均属于国家机密。虽然198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保密法》废止了《保守国家机密暂行条例》,但此后各级政府仍然长期将预算案当成国家秘密,至今财政预算的意识可能还没有达到宣统年代的水平。 百年回首,惭愧呀。 尴尬 免费停车证惊吓了网友 一锅老鼠屎坏了一碗汤 4月1日起,北京大幅提高城区停车费用。此时,一种“北京市公务车免费停车证”在网上被晒,此证标注:凭此证可以在本市辖区内各停车场免费停车。 旁白 免费停车证有不同的版本,发证机关署名为首发公司、公联公司、北京市物价局、北京市政府联合印制等。蹊跷的是,众部门都表示从未发放过此类免费停车证,网传证件为造假,虚叫了两声却有没有一个部门出头发难,同仇敌忾,必揪出造假者而后快。这让人觉得谣言八成为真。 一位市民张女士向媒体出示了她平时使用的一张免费停车证,她说,2007年她见到跑市政府口线的同事有这个证件,后来她让同事帮她找到一张,用了三四年都没事。从叙述的内行口气来看,这位张女士是政府媒体人士,而此类事确实存在。 此事牵扯到近日说俗了的“顶层设计”。一张公务车免费停车证是小事,但它的根不正,政府部门怎么就有权力侵害公众利益?“公车加着免费的油,还有免费停车证,公车就是牛!”且众多部门都认为自己有这个权力,不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而是一锅老鼠屎坏了一碗汤。几张免费停车证看似小事,但到了节骨眼上,比如停车费涨价,这事就发酵了。如果再有几个旁的事凑一块儿,就可能出大事。而所有的老鼠屎产生的根源都是“顶层设计”的根不正。 态度 贺卫方斥重庆打黑 为什么没有被删除 网上流传著名法学教授贺卫方的《为了法治,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一份理想——致重庆法律界的一封公开信》。其中谈道:“时过三十多年,我们多么熟悉的这座城市里却发生了很多事情,令人恍然有时光倒流、文革重演之感,法治的理想正在沦丧。是的,我指的正是已经持续两年多的“打黑除恶”。在整个打黑行动中,我们看到了运动式执法和司法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在短短八个月的时间里,当局发动社会密告(所谓群众来信和检举),抓获涉黑人员近五千人。随之而来的是数百个专案组突击工作,以重庆速度批量化地逮捕、起诉和审判。文强案二审之前出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官方网站上的王立新法官的日记清楚地表明,公安、检察和法院之间是如何不分彼此、联合办案的。不仅如此,所谓“大三长会议”几乎是公开地登堂入室。对于一些重大案件,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公安局局长开会协调,导致案件还没有开审,判决结果就提前决定了。各位同仁,你们不觉得这种做法完全违反了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所明确规定的检察权和审判权独立的准则么?? 旁白 在这封签署于4月12日的《公开信》中,没有给出新的信息,也没有提出超人的法理见解,甚至让人猜疑此信是否真是贺卫方教授所为?让人进一步狐疑的是:其一,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这封信?涉案律师李庄刚刚被追刑,重庆模式似乎正逐渐被上层认可,还有一年半“十八大”就要召开??其二,此信不是跟帖,而是以博客排名方式堂皇地呈现在网络上,为什么没有被删除? 猜测 温家宝访问宁波诺丁汉大学 中国汪洋大海可吞掉洋教授 4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宁波诺丁汉大学看望中外师生,并与他们进行座谈。 旁白 据说温家宝此项活动是临时增加的安排,这里有何寓意?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中国首家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大学,此期间还有上海纽约大学(NYU Shanghai)、西交利物浦大学等正在筹建。显然,引进海外著名大学进中国,不仅将触动中国的教育体制,进而将改造中国社会。但此说也可能冒了,中国的汪洋大海也可能吞掉洋教授们,东风疑似压倒西风。 观察 铁矿石已上升国家安全 三网融合怕是已经夭折 有报道称,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商务部等相关部门正在联合研究应对铁矿石的相关政策措施,工信部已修订完毕对铁矿石进口的监管政策,并移交给工信部原材料司钢铁处负责监督执行。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已从国家产业安全的角度,对铁矿石危局做出部署。 旁白 中国钢铁业确实觉得委屈。7年来,进口铁矿石价格由不足30美元/吨,一路上涨至现在的超过180美元/吨。同时,中国钢铁行业的利润率却持续下降,中钢协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利润率由2004年的8.10%下降到2010年的2.84%,而2010年中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为6.22%。2010年中国钢铁产量超过6亿吨,77家中钢协会员单位利润总额仅897亿元,约合136亿美元,不及世界三大矿业公司任何一家,2010年力拓集团净利143亿美元,必和必拓净利170亿美元,淡水河谷净利173亿美元。 似乎中国要以政府之力向世界铁矿石行业宣战?有点像清末的盛宣怀之于洋商航运。这里既有对外的国际政经游戏规则和态势的羁绊,也有对内的钢铁行业整合之难。不要以为对内政府就能手到擒来挥洒天下,看看三网融合吧,嚷嚷得震天,却怕是已经夭折,都是官商,谁怕谁呀。 纵横 基金管理费10倍盈利 谁家的庄稼想吃就吃 截至3月29日,已有48家基金公司的500只基金公布了2010年年报。WIND统计显示,这些基金共收取了237.9亿元的管理费用,这个数字超过了其2010年基金业全年盈利的10倍。 如果骂一句“买的没有卖的精”,那就太浅了。奇怪的是,基金本是市场的物件,却怎地也能像行政一样,谁家的好处都能大捞特捞?——有老农骂自家的牲口,说“你以为你是干部呀,谁家的庄稼想吃就吃。” 博弈 利叛军石油运中国 终于出头冒险玩赌 有消息称,中国将通过维多石油公司购买来自利比亚叛军的首批石油,这项带有一点试探性质的交易可能会为欧洲恢复购买迫切需要的利比亚石油扫清道路。能装载100万桶石油的利比里亚籍油轮赤道号正在将利比亚原油运往中国,需航行28天。这批原油价值约1.12亿美元,款项将打入一个叛军在利比亚境外的银行账户。 旁白 中国终于出头了,为了石油。卡扎菲将倒台?叛军将主导利比亚?机会与冒险,中国在玩赌,不玩也不行。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本站微信公众号: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纸金网微信号: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