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讯 3月15日,美国洲际交易所表示,从即日起开始交易美国原油产品和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之间的套利价差合约(简称CFD)。一个上世纪70年代起源于欧洲,但在美国曾经受冷落的金融产品为何能够强势回归,张茉楠今日发表文章指出,不仅证明了国际原油定价权的本质就是美元定价权及其主导的期货定价机制,而两者价格的罕见背离也从另一个侧面预示着全球有原油计价体系重建的可能性。 文章指出,此时推出价差套利合约似乎“正当其时”。 CFD的强势回归再次证明国际油价的金融属性已经远远超过其商品属性。本世纪初,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石油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的联动成为复合的金融体系,扩大了传统金融市场的外延和内涵,形成了石油等大宗商品的“金融化”趋势。石油安全本质上已转变为“贸易—金融”型的“价格安全”模式。美元量化宽松向全球释放出海量的流动性,石油等的金融属性表现得更加突出,油价基本不是由供求所决定而是由资本和货币所决定,期货价格已成为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先行指标。 张茉楠表示,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巨幅涨落的背后是国际金融资本和投机资本获取的巨大套利空间。国际原油定价权的本质也就是美元定价权及其主导的期货定价机制,这种失衡的国际战略分工让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迫切的认识到必须建立相对独立的石油定价体系。特别是对于每年进口量约9亿吨的亚洲地区,中日韩三国每年进口原油都在6亿吨以上,却没有自己的原油计价体系。亚洲各国必须力图建立对自己更加有利的石油市场交易规则,谋求区域原油定价中心地位,提升本国在石油市场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形成所谓的“亚洲价格”。 “对于中国而言,必须壮大在石油市场的定价能力,完善国内实货交易市场,有步骤地推进原油期货市场的建设,形成现货、远期、期货为重点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未来可以将外汇储备与能源储备结合起来考虑,把单纯的货币储备与更灵活的石油金融产品结合起来,即把石油金融合约如石油期货合约、石油债券合约等也视作一种新型的储备货币,既能使过多的外储向实物资源转化,更重要的是在金融市场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积极参与全球原油的定价。”张茉楠称。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本站微信公众号: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纸金网微信号: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