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油市场
此前十余个交易日中,多空因素的犬牙交错一度使得油价在80美元附近“上蹿下跳”,形成一个密集的成交区域。5日时,好于预期的非农就业数据增强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信心,从而提振油价表现出了突破盘整区域的意愿。其后,非农就业数据激发的乐观情绪仍在市场延续,而且欧洲国家有关支持希腊的承诺也令围绕希腊主权债务问题的担忧情绪减弱,尽管原油期货波动幅度不大,但几乎每个交易日都创出数周高点。
此外,上周各大能源机构纷纷发表看好油市的观点、力挺油价。诸如:国际能源署(IEA)在其石油市场月度报告中指出,2010年全球原油消费预计将增长1.8%,增幅均来自中国等新兴市场;美国能源情报署(EIA)预计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年比增长1.7%,较2月份预期上调0.2%;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其月度石油报告中预计全球2010年石油需求每日将增加90万桶,比上次预估的数字调高了10万桶。截止上周五,原油期货盘中一度触及每桶83.16美元的两个月新高,但密歇根大学公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下降导致油价失去支撑,令油价进一步上探85美元左右的努力再度受挫。
总得来说,原油市场供需关系正在好转,如果欧洲国家的债务危机能够解决,美元指数回落,原油期货3月份有走高的理由、挑战前期高点。但经济复苏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和经济数据的时好时坏都可能引发油价的起伏,高位震荡仍为大概率事件,80美元/桶仍会招致多空双方的激烈鏖战。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可能会在3月17日的维也纳会议上维持原油产出配额不变。
二、宏观经济形势
近日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商品价格影响较大,那么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何呢?看下面几个数据: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保八”成功让仍春寒料峭的中国感受到了丝丝暖意。另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0%,连续12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显示制造业经济总体保持增长趋势。
当前全国两会已胜利闭幕,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整体影响利多。但屡屡透露出的收紧市场流动的信号令商品价格承压,除几次提高央票利率外,2010年1月份和2月12日,央行两次宣布将存款准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专家表示,回收流动性会是央行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如果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回收流动性效果不明显,3月份可能还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尽管显示国内经济持续复苏,但2月份2.7%的CPI涨幅,逼近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3%价格调控目标。超过预期的宏观数据让市场再次担忧央行为控制通货膨胀预期而采取加息的措施,此种变化为市场带来压力。
总之,未来宏观政策的导向可能是各国政府会适当紧缩流动性,但总体仍会保持流动性适度宽松的大格局,以支持实体经济的真正恢复。短期内商品市场在收紧流动性与经济向好预期的博弈下,走势可能继续呈现震荡。
三、新加坡燃料油市场和国内燃料油市场
上周亚洲燃料油现货报价涨跌互现,截止上周五,新加坡180CST燃料油现货报价为472.63美元/吨。在该价格的基础上,考虑人民币汇率、关税税率、增值税率、消费税、升贴水等因素,换算成的人民币报价约为4748元/吨,即为进口价格。
对于国内燃料油现货市场来说,尽管华南、华东等地区市场需求恢复的进程依然缓慢,但由于预期消费旺季即将来临,下游厂家有囤货现象,再加上货源供应偏紧的格局持续存在,因此贸易商现货报价多在高位持稳,对期价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据海关总署3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至2月累计进口原油3,562万吨,累计比2009年同期增加45.8%。另国家统计局称, 2010年2月,中国原油加工量为3,191.10万吨,同比增长20.4%;2010年1至2月,中国原油加工量累计为6,561.70万吨,累计增长23.4%。
成品油方面,中石化旗下上海石化董事长戎光道在全国“两会”间隙表示,如果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坚挺,国内将很快上调成品油价格。
四、技术面分析及后市研判
从图形上看,无论是1005合约还是1006合约,均表现为清淡交投中的箱体震荡行情,暂无投资亮点可言。就FU1006来说,期价基本围绕4600元一线附近波动,目前尚站于均线系统之上。若原油期货能坚守80美元,则沪油震荡向上的可能性较大。操作上,若有低位中线多单可谨慎持有,未入场的稳健投资者则建议耐心观望,待期价向上或者向下突破箱体、出现明朗方向后再行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