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能源机构月报观点
EIA上调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预期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最新的月度能源展望中预测今春原油市场将再次走强,今年下半年WTI将上涨到平均每桶81美元,2011年上涨到84美元。与上次报告相比,原油价格预测没有调整。美国能源信息署假设2010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为2.3%,2011年增长到2.5%,而与世界石油消费量相关的世界实际GDP将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增长2.7%和3.6%。
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持续,全球石油需求开始恢复增长,世界石油市场将在2010年和2011年逐步走强。欧佩克组织继续限制产量,而非欧佩克产量增长减缓,今夏原油价格将被推高到每桶80美元以上。然而经合组织较高的石油库存以及欧佩克剩余产能增加,可能有助于油价大幅度上涨。
随着亚洲带动的经济持续复苏,美国能源信息署小幅调升全球液体燃料消费增长预测。预计2010年第一季度全球石油日均需求8518万桶,比去年同期增长2.1%。美国能源信息署报告认为,这些增量大部分来自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石油(12.94,0.09,0.70%)日均需求量842万桶,比去年同期增长10.5%。而在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第一季度石油需求日均1891万桶,比去年同期仅增长0.4%。预计2010年全年,世界石油需求日均8530万桶,比2009年日均增长1.4%。预计2011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幅度为1.8%。
EIA预测2009年非欧佩克石油日供应量增加56万桶,为2004年以来最大年增幅。但是,在预测期,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非欧佩克这种供应增长水平不会持续下去。其并预计2010年非欧佩克石油日供应将增加43万桶。增长最大来源是美国、巴西和阿塞拜疆。但是墨西哥、英国和挪威产量可能下降。2011年非欧佩克石油日供应量预计下降12万桶,因为成熟油田石油产量下降抵消了新油田生产增长。
EIA称2009年欧佩克日产量减少了220万桶,这就是2009年中期以来WTI原油价格稳定在每桶70美元到80美元之间的原因之一。这个价格范围是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在2009年初提出的所谓“公平价格”。欧佩克原油剩余产能目前为大约500万桶/日,并可能在预测期末增长至600万桶/天。然而,这种剩余产能大部分集中在沙特阿拉伯,只要石油市场稳定,并满足了其定价目标,沙特阿拉伯就不太可能使用这些剩余产能。而在1999-2009期间,欧佩克原油剩余生产能力平均仅为280万桶/日。
随着全球石油需求恢复,EIA预计2010年欧佩克原油日产量将增长40万桶。美国能源信息署估计2009年底,经合组织商业石油库存26.9亿桶,相当于58天的需求量,比5年同期水平高约9000万桶。预计到2011年底仍然会处于5年平均水平的上限。
EIA认为今明两年国际油价将逐步上涨。预计2010年美国基准原油平均每桶79.78美元,比上次预测下调了5美分。美国能源信息署还预计原油平均价格可能会从2010年第一季度的每桶76.78美元上涨到2011年第四季度平均每桶85美元。预计2010年,原油平均价格每桶83.50美元。
IEA(国际能源署)在最新的月度报告中表现乐观,其在2月月报中将今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预估上调17万桶至8650万桶,较2007年的历史高点仅少1万桶,较2009年增加1.8%。
IEA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年石油日均需求将同比增长4%至4100万桶,其中,亚洲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将引领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计中国石油日均需求为890万桶,较2009年增加4.7%,较该机构先前预估高出7.5万桶。IEA同时维持OECD国家石油日均需求不变,仍为4550万桶,与去年持平。
IEA称,其对全球石油增长的预估是基于IMF上调全球经济增长展望的基础上作出的。IMF目前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8%,高于此前预期的3.1%;新兴市场平均经济增长预计可达6.1%,而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可达10%。IEA指出,OPEC成员国1月日产量增加10.5万桶至2910万桶,11个限产成员国日产量较OPEC的目标2484.5万桶高出了180万桶左右。
IEA并称,OECD国家的石油库存有所下降,12月底的库存水平相当于未来58.1天的用量,同比略高出0.1天。该机构表示,库存可能在1月增加,但其认为原油和油品的浮动储油库存在本月初时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