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2010年国际原油均价约为80美元/桶。上半年价格受到发达国家需求起色不大和全球流动性预期改变的利空影响,处在60-75美元/桶的时间可能较长。下半年供需关系逐步转坚,库存水平可能回归正常,供应不足的市场预期将增强,价格或将在75美元/桶以上运行,并有挑战百元整数关口的可能。 偏紧的亚洲燃料油供需格局可能持续 2009年全球炼油利润处在历史低位,这打压了炼厂的生产积极性,全球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炼厂开工率都不高,这使得燃料油供应收缩。美国炼厂开工率基本上徘徊在80-85%之间,欧洲炼厂整体开工率也维持在80%(+/-5%)的水平,与2008年年底相比并无明显提高,其中部分炼厂还准备关停。另外,石油需求下降使得轻质原油加工的比重上升,这也使得燃料油的产量受到影响。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2010年下半年炼厂开工率可能回升,重质原油的加工比重也将上升,这可能使燃料油供应量放大。 2009年亚洲燃料油需求形势总体较好,来自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等国需求仍以稳定为主,新加坡船供燃料油需求成为亚洲最为抢眼的需求亮点。新加坡海事局数据显示,2009年1-10月新加坡船供市场销售总量为3032万吨,同比增长3.4%。随着新加坡船供油市场和燃料油调和市场的扩大,新加坡燃料油库存水平总体较2008年增加。 中国燃料油宽松的供需形势无法改变 中国燃料油市场供需两淡的格局可能延续,而需求疲弱的特征可能更为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1—10月燃料油表观消费量为2910万吨,同比下滑5%。随着燃料油价格的上涨和国家对污染排放监管的加强,燃料油市场受替代产品侵蚀的趋势将逐步强化,从而使需求总量下滑。以广东地区为例,息旺能源估计,2010年广东燃料油市场需求总量约为792万吨,同比下降12%。2010年,天然气长约供应将进入广东燃机电厂,燃料油电力板块的份额有减少一半至60万吨的可能;锅炉燃料油需求可能缩减13%至252万吨;炼化板块需求可能缩减一成至156万吨;唯有船用燃料油需求将实现增长,可能增加8%至325万吨。 2009年前10月中国燃料油产量减少20%至1537万吨。产量大幅下滑的趋势,源于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消费税的征收使炼厂生产燃料油的积极性低,或是即使有生产,也转为自用而不对外销售;其次,基建投资扩大使中国沥青需求较为旺盛,炼厂转产沥青积极性高;最后,小部分炼厂为规避消费税,将燃料油归类为其他不交消费税的油品,造成产量统计的流失。 调油原料多元化使沪油严重滞涨 随着燃料油终端需求的不断萎缩和常规调油渠道获利空间的持续缩窄,调油商纷纷转而寻求更低成本的调油原料,并使得水上油、轮胎油和生物油越来越受到追捧。这部分原料调和出来的燃料油对燃料油价格带来较大冲击。成本优势和调油利润丰厚是此类调和油品获宠的根源,它们不仅可达到中国品质混调高硫180CST燃料油标准,还可以满足高端用户如电厂和船供的要求。 替代资源中对燃料油冲击最大的是石油焦和天然气,前者经济性优于燃料油,后者环保性优于燃料油。近几年石油焦技术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改善,尤其是高含硫问题大大减轻,从而得到部分更看重经济性的终端用户的青睐。天然气经济性不及燃料油,但在政府补贴下,经济性同燃料油区别不大,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天然气资源。广东电厂获得天然气长供合约将对华南燃料油电厂需求构成冲击,而2012年西气东输二线将直达深圳,天然气获得便利性的增加将进一步增强天然气资源的吸引力。 高企进口成本使燃料油价格下跌受限 由于消费税的征收,2009年中国燃料油现货价格同进口燃料油成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就常处倒挂境地的中国燃料油现货价格持续大幅低于燃料油进口成本,并在8月初达到接近千元/吨的顶峰。由于中国有约半数燃料油源自进口,在没有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较高的燃料油进口成本将使得中国燃料油现货价格在面临利空影响时显得格外抗跌,同时压缩沪油回落的幅度。 居高不下的交易所库存压制期价 同其他工业品一样,燃料油库存尤其是交易所库存2009年上半年大幅增长,并一直维持在高位,库存高企是2009年下半年价格严重滞涨的原因之一。这种库存畸高的状况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终结呢?一种情况是宏观经济形势出现较大的波动,市场对未来需求和价格的良好预期突然转向,投机卖盘和库存套保盘的压力同时释放,燃料油价格出现一个中级回调,多头只有被动接货,这些货物不管在期货市场还是在现货市场转抛都可能对价格产生更进一步的利空影响。另一种情况是随着囤货需求转淡,终端需求渐渐回升,库存资源得以缓慢消化,燃料油价格并没有出现剧烈的波动,并不出现大的市场风险。我们认为后一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更大。国内燃料油价格显著低于进口燃料油价格,将使贸易商进口兴趣大大减弱,也会让库存压力逐步降低。 船供燃料油市场对沪油影响力缓慢提升 船供燃料油市场是中国燃料油市场中唯一在稳步增长的板块,船供燃料油市场在燃料油市场中份额的扩大,将使得船供燃料油市场的相对地位提升,船供燃料油供需的变化对沪油的影响将增大。 息旺能源预计,2009年中国船供燃料油需求约为1687万吨,其中保税船供燃料油需求约为687万吨,占总需求的41%。到2013年,中国船供油需求规模将较2009年增加75%至2943万吨,其中保税方面的需求将增长115%至1589万吨。 华东燃料油市场对沪油影响力将增大 近几年,中国燃料油市场区域结构也在变化,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山东和江浙市场相对于华南市场的地位在提升。我们认为江浙市场规模的扩大将使得华东燃料油供需变化对沪油的影响力提升。 一方面,江浙市场船供油比重较大,船供油市场规模的稳步扩大必然使江浙市场的影响力提升,江浙市场燃料油进口量和消费量都将逐步增长。另一方面,华东地区增设交割库之后,华东地区现货企业更多地介入燃料油期货将使沪油走势更多的反映华东燃料油市场的供需变化。 燃料油价格中长线仍然值得看好,但随着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替代产品和低价质劣国产资源份额的扩大必然使中国燃料油价格受到抑制,沪油跟涨力度将逐步减弱,相对于国际原油和新加坡燃料油价格的独立性将增强,“中国因素”将进一步彰显。 2010年沪油行情预测 我们认为,2010年沪油均价约为4300元/吨,运行节奏仍将同国际原油保持一致。若国际油价再度下探至60美元/桶,沪油指数可能在3600-3800元/吨获得支撑,这也可能是明年的底部区域。顶部区域或在4600-4800元/吨,上行空间相对有限。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本站微信公众号: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纸金网微信号: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