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品市场领头羊由铜过渡到原油
从2009年1月开始的国际商品市场的上涨。起到领衔角色作用的是金属铜,应该说是铜的率先的大幅上涨带动了整个商品市场的上涨。而原本被认为和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原油却一直处于跟涨的状态。
究其原因,国际金属铜主要炒作的是新兴发展国家的需求炒作因素。应该说铜的需求炒作要明显强于原油的需求炒作。而国际金属铜的价格水平是受到国内金属铜强劲表现的带动下的。起初,是国内铜领着国际铜上涨,而国际铜领着原油,促使国外商品市场集体走高。从2009年3月至今,国际铜价上涨斜率明显高于原油价格上涨。
那么,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展开、金属铜进口量的逐步回落或暗示着新兴国家对金属的炒作可能已经结束。而近期无论是能源组织(EIA和IEA)、投资银行(高盛)以及石油生产国家(OPEC)对原油未来需求的预测明显好转。此时,原油需求因素可能再次成为重点,从而导致NYMEX原油将在未来半年中成为商品市场的领衔品种,再次成为商品市场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国内能源化工板块的领涨功用仍将持续
分析了国际商品市场品种板块的比较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国内板块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与国际商品板块品种之间的联系不同,国内能源化工板块成为国内最早表现,并且呈现出规律的波段性行情。这种情况与国际原油价格的相关性并不强,而且经常呈现反向的关系。这是由于原油与化工品种的中间市场,即工业用油市场结构的供需关系所影响(石脑油和乙烯)。随着原油价格和化工价格的逐步推高,以及中间市场格局的逐步修复,未来原油同化工品种价格的相关性将逐步显现,即原油成为影响国际商品市场品种,也将进一步深化对国内能源化工品种价格的影响。
其次,由于国内外商品市场中金属铜的领导地位的逐步丧失,资金层面将逐步流出金属品种。在原有基本面有利的情况下,这将从资金层面推动能源化工品种的走势。从而导致国内商品市场金属板块的盘整或者调整的走势,能源化工品种连续性更强的表现。
原油主导显现,能源化工继续走强
从板块轮动以及资金层面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原油将成为主导国际商品市场的领袖,而能源化工板块将仍旧成为国内商品市场的领衔板块,持续时间在可能在3个月的时间(11月,12月和2010年1月)。之所以判定三个月的时间周期,是主要考虑到化工品种的基本面情况。
资金的推动需要基本面的有力情况进行配合。化工品种的基本面情况基本较好(主要指PTA和LLDPE。由于PVC原本低迷的市场逐步消耗现货流通量,而进入消费淡季的停工更减弱了市场的压力,基本面情况基本属于中性)。近期天气的因素引发了PVC和LLDPE的上涨,而实际上这种上涨仅仅是开启了化工品种价格重心上移的过程。从现货基本面的角度,基于对自身市场供需情况以及未来经济好转的缓慢进行,现货价格有望抬升。而突发的天气因素以及不断尝试的中国能源政策诱发了资金的介入和行情的开启。在当前需求没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主导这种行情的是资金的介入,即使是那些基本面较好的品种也是资金进入致使期价产生连续快速的拉升。这种情况只能持续在产能有效释放之前的时间阶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