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受制于经济数据,大起大落
外盘的原油市场上,国际油价受到众多消息因因素的影响而大起大落。以上周为例,周一,油价因尼日利亚产油区的武装组织在此前一日宣布无限期停火,投资者担心压制多年的尼日利亚产油量会产生“井喷”,从而造成原油市场供应激增,国际油价受此影响大幅下挫,收盘跌破80美元/桶。周二在公布数量显示美元上周的汽油需求出现增长,油价得到大幅提振,但很快在次日的库存数据面前遭受重挫。但周四美国的三季度GDP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带领股市商品一共上涨,油价再度回到80美元一线。然而,在周末开始之前,因消费数据显示市场的消费需求并未得到有效的提高,恐慌性情绪迅速弥漫了股市与商品市场,国际油价在周五大跌近3.59%,将此前涨幅完全吐回。如此剧烈的波动背后,与能源消费直接相关的只占少数,这也反映了当前商品市场表现更多的是对于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期。我们认为,这样的状况在未来仍然会继续存在,也就是宏观经济继续成为主导行情变化的主因。
其次,就价格而言,原油在突破75美元之后导致了市场的进一步分歧。OPEC官员的言论反复传递了一个信息,即便是产油国也不希望油价涨得过快,尤其是当前经济仍然处在弱势复苏的过程中,原油作为最重要的能源,过高的油价将让OPEC再度成为众矢之的。因此,产油国乐于看到原油在短期继续维持在75-85美元的高位区间震荡。
此外,与大宗商品的走势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在外汇市场上美元上周出现了强势的反弹。虽然在GDP数据出台以后美元一度遭到大量的抛售而承压,但周五的消费数据又让美元重新回到了76上方。美元的走势近期仍然是商品市场的反向晴雨表,通过本周的反弹,美元重新突破了5日均线的压制,未来能否继续突破77仍需要看经济数据的表现,而美元的走势也给原油价格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国内燃料油消费前景仍然不乐观
而对于国内的燃料油市场来说,其面临的最大困难仍然是消费层面,消费的低迷使燃料油始终无法有效跟涨。以电厂为例,目前天气凉爽,电力用电高峰已过,加之年底前部分机组有检修的可能,因此预计后期电厂对燃料油的需求将会降温。另外,目前华南市场上卡塔尔气源供应充裕,电厂略有亏损,但若烧油损失更大且不利于环保,因此后期对燃料油的需求有减缓倾向。目前电厂可用的低硫180CST市场销售价在4000元/吨左右。在华东市场上,原油由强势转入震荡行情,对燃料油价格的直接拉升作用明显减弱,贸易商心态渐有转变,前期的强烈看好情绪在两周的震荡行情中大打折扣,毕竟现货市场走货形势并不乐观。这一点在库存数据上也得到体现。华东市场的库存上周继续上涨,岙山油库燃料油库存为21.5万吨左右,较上统计周上升了10万吨之多。10月29日华东主要商业油库的燃料油库存合计在30-32万吨之间,约占统计库容能力的33.5%;相比上统计周小幅上涨8.5万吨或37.8%左右。
但从亚洲燃料油市场的整体表现来看,其市场状况却又有所改善。新加坡企发局公布的油品库存数据显示,10月21日以来的一周时间里,新加坡燃料油库存迅速再度下降至1988.6万桶,截至10月28日,库存数量较10月21日下降75.6万桶或3.66%。贸易商表示,亚洲燃料油市场远未走出困境,但市况仍较上周大幅改善。目前的供需基本面与上周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套利数量依然高于该地区的当前预期需求水平。10/11月月间价差继续为负值,但逐渐缩窄,裂解价差保持平稳。
综上,在外盘原油价格走向不明,国内现货需求疲弱的双重作用下,燃料油后市的走势仍难以乐观,但在原油价格依然相对坚持的背景下,出现深度调整的可能性亦不大,建议投资者关注4000一线的技术支撑力度,轻仓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