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能源权威机构上调原油需求预估
近期两大能源权威机构IEA和OPEC都上调了石油需求的预估值。国际能源署IEA在最新月度报告中预计2009年世界石油需求平均为8463万桶/日,较此前预测上升20万桶/日。IEA预计2010年需求将上升至8605万桶/日,较此前预测提高35万桶/日。按上述预测,2010年世界石油需求回升幅度将超过较早前预计。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也提高了对其自产原油的需求估值。OPEC在最新发表的石油市场报告中预计2009年对其自产原油的需求平均为2860万桶/日,较一个月前作出的上一次预测增加10万桶/日;另外预计2010年对欧佩克原油的需求将达到2840万桶/日,较此前预测上升30万桶/日。代表消费国的IEA和代表产油国的OPEC同时提高了原油的需求估值显示全球经济的迅速恢复导致了原油需求的复苏,中长期的油价走势也将因此而将得到有力的支持。
美国成品油库存意外骤降,但非需求增长推动
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上周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止当周美国汽油库存大减520万桶,降至2.092亿桶.原预估增加80万桶;包括取暖油及柴油的馏分油库存减少110万桶,至1.707亿桶,原预估增加10万桶;上周商业原油库存增加40万桶,至3.378亿桶,增幅低于市场预估的70万桶。成品油库存的大降是近期推动油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我们也应同时关注到,上周美国原油日进口量减少367,000桶,至873万桶,另外美国炼厂的原油日加工量也明显减少51万桶,导致炼厂的产能利用率大跌4.1个百分点,而市场原预估仅减少0.4个百分点。因此,本周油品库存的减少,一方面是由于原油进口的减少,另一个原因则是炼厂的减产而使得供应的成品油数量减少,而并不是由于美国经济复苏导致的需求活跃。
而从历史的库存数据来看,虽然成品油的库存下降幅度较大,但美国原油库存比去年同期高10.3%;汽油库存比去年同期高9.4%;馏份油库存比去年同期高33.7%,与历史同期相比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
美元走势近期仍将徘徊在下行通道之内
澳大利亚率先加息叩开了全球加息的大门,成为压在美元指数身上的又一根沉重的“稻草”,美元指数上周从76.4附近下跌到75.58。澳大利亚的加息坚定了市场对于全球经济逐步好转的信心,提升了市场的风险偏好,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元以在其他货币和资产市场获取更好的收益。全球外汇储备的逐渐多样化也令美元难以摆脱弱势,在4-6月份的新增外汇储备中,有63%的份额为欧元或日元,为历年来的最大季度百分比增幅,即800亿美元,数据显示世界各国正将各自的外汇贮备转化为美元之外的货币以分散风险,这令美元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最重要的是,对于美国来说,强势美元可能只能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之上,因为美国需要保持美元的弱势来增加出口,促进经济复苏,因此美元很可能在数个月之内都无法摆脱疲软的走势。
国内燃料油市场由于原油和沪油上涨所带动,现货价格略微提振,但是一方面电厂逐渐减少采购;另一方面因为成本持续升高,炼厂利润下滑,造成炼厂开工意愿不足,开工率大幅度下滑,以及船供用油的需求也并不理想,因此市场整体交投气氛并不活跃。现货需求的低迷拖累了燃料油期货的走势,而且短时期内难以出现明显复苏。截止至上周四,由于复出口资源减少,而到港的油料增多,导致华南燃料油库存量上涨至145万吨,较上月底涨近1万吨,处于历史上的一个较高水平。
综合供需和宏观经济上的各种因素,两大能源机构IEA和OPEC都提升了对于原油需求的预估,提振了油价长期走好的信心;美国成品油的库存意外地下降,但主要是由于进口减少和炼厂减产所造成,而且库存数量仍然处于高位水平;美元在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因素压制下难有起色;国内燃料油的需求疲软,库存大增。根据以上的分析,经济复苏带来的中长期需求增长和美元的持续走弱支撑起原油中长期的向上行情,原油突破85美元的上方应非难事;但短期内的需求未见明显好转和多头获利平仓行为可能导致原油展开一波回调,对于一直与外盘维持着外强内弱格局的国内燃料油期货,更应谨慎对待外盘回调对自身走势形成的沉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