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美元贬值的关系。根据研究,原油和美元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负相关关系,2009年以来的相关系数在-0.90032左右,在美元贬值已形成一种共识(美元指数已下降到75左右)的背景下,由原油的金融属性以及对抗通胀所具有的储备属性所决定,原油价格的上涨就成为一种必然。
第二、黄金持续上涨的关系。资料分析证明,如果以美元作为一个参照物来比较,黄金和原油相对于美元来说是一个同步变化的关系,两者在美元贬值的条件下只会有价格变动的时间先后和价格变动的幅度大小(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的关注与炒作的顺序)而不会有价格变动方向上的差异。前段时间资金关注的重点在黄金上,但从黄金站上1000美元/盎司后,已经有资金从黄金上撤出进入原油市场,在风险偏好不断升温的资本市场,涨幅不大的原油就成为资金关注的下一个目标。加上原油在65-70美元/桶之间整理了很长时间,具备了突破上涨的条件。
第三、经济复苏的关系。经济复苏好于预期且形成共识支撑了对原油需求的乐观情绪,为原油价格的上涨提供了基本面的依据。个人看法,原油上涨的趋势要好于黄金,主要是原油除了上述两个和黄金共同的属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原油的需求远比黄金要大,这种需求的“大”主要是指原油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要强于黄金,当人们在对世界经济发展抱有积极态度时,就会首先想到原油,价格的上涨也就顺理成章了。可以预计,当世界经济恢复到2007年左右水平时,原油完全有可能再创新高。
在分析最近原油上涨因素的同时,我认为我们看待原油价格应该关注到原油价格对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示范效应,一般说,原油价格对大宗商品价格的示范效应要大于黄金,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和经济复苏有关系,当原油价格不断上涨会给人们一个基本判断:经济复苏刺激原油消费需求的增加,如此必将对其他大宗商品带来一种需求增长的预期并引导这些商品价格和原油价格保持同向运动。
现在判断大宗商品的价格,我认为主要要看三个因素,第一是基本面,这个基本面应该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也就是说要提前判断商品在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变化,(期货的功能就在于价格发现,而且是发现未来价格),以现实的需求来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商品的价格缺少说服力。第二就是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问题,这里除了有回避通胀风险,保值需求或者说对风险的偏好外,还有就是资金的逐利性。一旦资金倾向于风险投资时,这类商品的价格就会因为资金的逐利性而放大。其实流动性的问题必须要和资产(商品)是否具有金融性相结合,如果不具备相当的金融属性,流动性再充裕也不会对这类商品产生一种投资性的价值。第三还应该关注一个商品的储备属性,这种储备属性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商品供需关系产生的储备,而是为回避纸币贬值,通过储备具有战略性的稀缺资源来保证资产的安全的一种国家选择。也因为这样,我们在看到一些商品库存增加的时候不能简单地认为库存就是压力,比如美国的战略原油储备,中国现在也在增加原油的战略储备,这类储备不会对商品价格形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