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层次的基本面是大的宏观环境
即世界经济的整体增长情况与货币因素,虽然与具体的个别商品无关,但是对整个商品的走势影响巨大,是决定大宗商品趋势性的本质动因,是系统性的影响因素。如去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经济大幅滑坡,美元指数大幅反弹,导致所有商品暴跌。而今年,道指大幅反弹,同时美元指数步步走低,引导今年大宗商品出现大幅反弹走势。因此,世界经济的走势与美元指数的走势(包括主要国家的经济政策)是主导大宗商品整体走势最主要的基本面,是首要的影响因素。也是影响原油价格走势的决定因素。
目前,美国三大股指近期均创出本轮反弹以来的新高,股市上涨说明:其一是经济好转或者市场预期经济好转,投资信心增加,不管是经济好转还是预期好转,投资信心的增强都会增强对商品的需求,因此对商品是利好;其二是预示着风险偏好的增加。在金融危机蔓延的时候,各类资产价格都大幅下跌,风险资产被纷纷抛售,而现在道指的大幅上涨,说明风险偏好增强,这样作为规避风险的美元就失去其避险功能,美元指数相应的下跌。在美国股市震荡走强与美元指数震荡走弱的趋势不改变的情况下,原油期货价格就难以大幅回调。
第二层次的基本面是美国政府及监管层对油市的态度
该层次基本面会对油价产生一定影响,在第一层次基本面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将影响到油价的中期走势。如美国能源部是否增加战略原油储备的政策会反映出美国政府对油价的态度,进而影响市场价格。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对市场是否加强监管也会在短期内影响到油价的走势,如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金斯勒7月7日宣布,政府将在今后两个月内召开一系列听证会,讨论是否需要以及如何对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能源市场的投机交易施加限制。该政策的出台导致原油期货价格在10个交易日内下跌20%。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政策一般都是阶段性的政策,对相关商品价格影响也是阶段性的、中期的影响,一般不会影响到趋势性走势,除非第一、三层次的基本面也发生变化。
第三层次的基本面就是通常所说的基本面——原油的供求关系
在第一、二层次基本面没有大的变化的时候,原油的供求关系将起到主导作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但是,今年以来,由于第一层次的基本面发生变化,即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加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使流动性充足,再加上第二层次的基本面即美国政府上半年大量增加战略原油储备,导致上半年油价翻番。而第三层次的基本面原油供过于求导致库存增加,在第一、二层次基本面发生变化时就显得作用不大,甚至好像会出现价格与“基本面”背离的走势,其实这是与第三层次的基本面背离,而并没有与大的第一层次的基本面背离。特别值得强调的是:现阶段,少有的量化宽松政策就是最大的基本面,而一旦经济好转,货币政策不马上收紧的话,通胀将不可避免,届时通涨将是最大的基本面,再加上经济复苏需求增加,可能导致商品大幅上涨,而那时供求关系的基本面可能所起的作用不大。如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停滞不前,增长缓慢,而通货膨胀严重,导致商品暴涨。CRB指数由1971年9月30日的96.80点上涨到1980年11月28日的334.8,上涨幅度246%。
现价段第一层次基本面与第二、三层次基本面背离导致油价处于震荡中
自6月初至今,美国股市不断震荡走高,美元指数震荡走低,第一层次的基本面明显利多,对油价形成很大支撑;而同时美国已经停止增加战略原油贮备,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做出加强对原油期货市场进行监管的决定,第二层次的基本面显然利空;而从原油的供求关系看,原油的库存虽然近几周有所减少,但是比去年同期与五年均值都高出许多,经合组织的库存已经由去年的可用52天到现在的61.7天,可见供应大于需求。在第一层次大宏观环境利多,第二三层次利空的综合作用下,原油期货只能是出于震荡行情中,目前在68-75美元/桶之间震荡。只用当三个层次基本面都出现利多或者利空形成利多或者利空共振时才能打破目前的震荡格局。
高库存使沪燃料油走势远弱于原油
截止9月16日,华南燃料油一级商业油库库存为137万吨,虽然较上周减少3万吨,但是仍是处于近一年来的高位。与此同时,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燃料油库存则高达47.7万吨,注册仓单高达43.9万吨,上海期货燃料油目前的库存水平是自该品种上市以来最高的库存水平。大量的库存与注册仓单,不仅使投机资金望而却步,而一旦燃料油价格较高就会有套保盘抛进来压低油价,因此导致沪燃料油的走势要远弱于原油。实际上,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近两周原油与新加坡燃料油总体上是上涨的,黄埔现货价也是上涨的,但是燃料与期货却是下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