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美元维持弱势原油反弹
宏观面经济数据逐步趋好,市场预期全球经济逐步向好,市场资金由之前的美元避险逐步转向资源类品种,7月美元指数基本在78-81之间弱势震荡,月末加速下行,收于78.29。原油7月也走出了先抑后扬的反弹行情。原油月初受到库存增加和CFTC持仓限制打压,指数从73.38美元每桶的高点逐步回落,中旬跌至60美元之下,但随着全球经济预期的向好,以及美国能源局对原油需求上调,在道指强势向上突破的带领下,原油7月下半月又反弹至70美元之上。
据美国能源信息局称,2009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可能达到每天8390万桶,这要高于六月份预测的8370万桶,上调幅度为2%。但要低于2008年的8540万桶。 2009年欧洲原油需求量预计为1550万桶/天,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1540万桶,2008年为1600万桶。2010年欧洲原油需求预计为1520万桶/天。2009年美国原油需求量预计为1890万桶,与早先的预测保持稳定,08年为1950万桶。2010年美国原油需求量预计为1920万吨。2009年中国原油需求量预计为800万桶/天,低于早先预测的810万桶,2008年为790万桶。2010年中国原油需求量预计为820万桶。
(二)美国豆油
1. 美豆油期末库存上调
全球供需平衡表中,全球期末库存上调至2.57百万吨,美国期末库存因出口的减缓二有所调高,至1.4百万吨。
据总部设在德国汉堡的行业期刊<油世界>表示,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期间美国豆油产量为660万吨。比上年同期的产量730万吨减少9%。同期美国国内豆油用量为550万吨,上年同期为620万吨。其中生物燃料行业的用量为63.3万吨,低于上年同期的110万吨。
据美国调查统计局称,今年六月份美国所有食用油脂用量为74.9万吨,比上年同期的82.4万吨减少了9%。豆油用量为51.8万吨,上年同期为56.1万吨。玉米油用量为6.9万吨,上年同期为5.6万吨。菜籽油用量为4.4万吨,上年同期为7.6万吨。棕榈油用量为3.8万吨,上年同期为3万吨。所有非食用油脂用量为34.3万吨,上年同期为47.8万吨。其中豆油用量为6万吨,上年同期为14.7万吨。其中生物燃料行业的豆油用量为4.9万吨,上年同期为13.2万吨。
2. 美豆油出口销售数据有所下降
截止到2009年7月9日的一周,美国豆油净销售量为 48,100吨,显著低于上周,但是高于四周均值。主要买家包括未知目的地(23,000吨),韩国(13,500吨,转自未知目的地)以及 马来西亚(5,500吨,转自未知目的地)。2009/10年度交货的净销售量为42,000吨,销往未知目的地。出口量为27,500吨,显著高于上周以及四周均值。主要目的地包括秘鲁(15,900吨),牙买加(3,000吨)以及尼加拉瓜(2,700吨)。
截至2009年7月16日的一周,美国豆油净销售量为 17,500 吨,比上周低了64%,但比四周均值高了9%。主要买家为未知目的地 (10,000 吨), 墨西哥 (6,200 吨)和尼日利亚(500 吨). 2009/10年度净销售量比一周前减少了6,000 吨,主要销往墨西哥. 出口量为14,200 吨,比上周低了48%,但比四周均值高了42%。主要目的地包括台湾 (6,300 吨), 马来西亚 (5,500 吨)和墨西哥 (1,600 吨).
截止到2009年7月9日的一周,美国豆油净销售量为 48,100吨,显著低于上周,但是高于四周均值。主要买家包括未知目的地(23,000吨),韩国(13,500吨,转自未知目的地)以及 马来西亚(5,500吨,转自未知目的地)。2009/10年度交货的净销售量为42,000吨,销往未知目的地。出口量为27,500吨,显著高于上周以及四周均值。主要目的地包括秘鲁(15,900吨),牙买加(3,000吨)以及尼加拉瓜(2,700吨)。
据美国农业部(USDA)称,截止到7月30日的一周里,美国08/09年度豆油出口销售数量为8.08万吨,下个年度为1,100吨,总计8.19万吨。本年度剩余时间内,每周的出口销售数量需要达到1.1万吨,才能实现美国农业部的全年出口预测。
3. 技术分析
截止到7月28日,豆油基金持多头部为35984口,商业头寸持多头部位135253口;基金持空头部位46551口,商业头寸持空头部位117550口。多头合计217788口,空头合计215262口。从美豆油日线上看,7月走出了一个近似的双底形态,但颈线还没有突破,上方面临前期高点和长期均线的压制,而且周线也面临60周均线的重要压力带,可以说后市上方阻力重重。
(三)棕榈油
1.产量有所下降
油世界调低马来西亚2009年棕油产量预测,位于汉堡的油籽分析机构油世界预测称,2009年马来西亚棕油产量可能会由2008年的1770万吨下降至1760万吨,减幅为10万吨。此产量预测较油世界此前7月初预测低20万吨。产区天气干燥导致产量预测下调。
据印尼农业部种植业主任Achmad Manggabarani周三表示,如果今年再度出现厄尔尼诺天气,那么今年印尼毛棕榈油产量可能减少15%-20%。但是厄尔尼诺天气不可能对今年的产量造成太大的影响。今年印尼棕榈油产量可能达到2,000万吨。
2.出口小幅增长
据总部设在德国汉堡的行业期刊【油世界】称,2008年10月到2009年4月期间,印尼共出口了920万吨棕榈油。比上年同期的出口量850万吨增长了9%。主要出口目的地有印度,数量为340万吨,上年同期为220万吨。欧盟180万吨,上年同期为130万吨。中国130万吨,上年同期为140万吨。油世界预计2008/09年度(10月到次年9月)印尼棕榈油出口总量将达到1580万吨,相比之下,上个年度为1410万吨。马来西亚的棕榈仁油出口量为66.5万吨,高于上年同期的61.9万吨。其中对美国出口了15.7万吨,上年同期为12.3万吨。对欧盟出口了8.2万吨,上年同期为6.8万吨。对中国出口了8.1万吨,上年同期为9.4万吨。对前苏联出口了5.2万吨,上年同期为4.8万吨。
据吉隆坡7月31日消息,船运调查机构ITS周五称,马来西亚7月出口棕榈油1,401,263吨,较上月的1,230,741吨增加13.9%。
3.库存预估至较低水平
油世界预估马来西亚2009年7月棕榈油产量已经下降至150万吨,2008年7月为156万吨,但较2009年6月产量增加4%。油世界称,至2010年3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料将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准,尽管在2009年8月至10月当季库存可能出现季节性增长。预期马来西亚7月31日棕榈油库存已经下降至135万吨,低于6月末的141万吨,且低于2008年7月末的198万吨。
二. 国内油脂
1. 行情回顾
国内三大油脂7月均跟随原油走势先抑后扬,其中豆油受到国储抛豆未果的提振表现较强,7月整体上涨2.57%,菜油虽然收储仍在继续,但进口量的增大使得上方承压,月下跌1.28%,棕榈受马盘提振和斋月预期小幅收高1.07%。
2. 现货市场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时间,食用油原料市场价格持续下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油脂市场价格报告显示,四级豆油6月16日出厂价格约为7400元/吨,7月13日约为6550元/吨,下降了850元/吨,降幅为11.5%。
金龙鱼产品价格下调涉及豆油、菜籽油和调和油三个系列油种,下调幅度10%~15%。
受供应压力较大和需求不旺影响,7月20日至26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桶装豆油零售价格平均为10.8元/升,比前一周下降0.1%。从监测的34个大中城市来看,与前一周相比,12个城市的豆油零售价格下降,17个城市价格持平,5个城市价格上涨。
7月20日至26日全国主要大中城市桶装菜籽油零售价格平均为12.37元/升,比前一周下降0.1%。深圳、南京和昆明价格降幅较大,分别为3.6%、1.2%和0.8%;石家庄、重庆和厦门价格略有上涨,涨幅分别为1.5%、0.6%和0.6%;北京、银川、武汉和南宁等地价格与前一周持平。预计后期菜籽油价格将有继续小幅回落的可能。
3.进口数量总体维持在高位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2009年6月份进口豆油251,664吨,较2008年同期的169,175吨增加了48.76%。今年1月至6月,国内总共进口豆油969,111吨,较上年同期的1,131,010吨减少了14.31%。
中国在2009年6月份进口棕榈油540,509吨,比2008年同期的334,705吨提高61.49%。今年1月至6月,国内总共进口棕榈油2,796,297吨,较上年同期的2,668,108吨增加4.80%。
2009年7月上半月进口豆油装船情况
油菜籽,本期进口实际装船0.0万吨,本月进口预报装船5.5万吨,下月进口预报装船11.5万吨。本期实际到港8.71万吨,下期预报到港13万吨,本月预报到港21.72万吨,下月预报到港11.5万吨。
豆油,本期进口实际装船3.2万吨,本月进口预报装船9.8万吨,下月进口预报装船7.55万吨。本期实际到港17.86万吨,下期预报到港15.4万吨,本月预报到港33.26万吨,下月预报到港12.2万吨。
棕榈油:
本期进口实际装船22.45万吨,本月进口预报装船44.68万吨,下月进口预报装船13.74万吨。本期实际到港28.93万吨,下期预报到港27.92万吨,本月预报到港56.85万吨,下月预报到港16.81万吨。 菜籽油: 本期进口实际装船0.0万吨,本月进口预报装船0.5万吨,下月进口预报装船1.5万吨。本期实际到港3.48万吨,下期预报到港1.9万吨,本月预报到港5.38万吨,下月预报到港0.5万吨。
5. 油厂压榨消费情况
至7月25日,上周广东地区油厂预期压榨利润仍处于亏损状况,在亏损109-170元/吨左右;实际压榨利润则在亏损250元/吨左右;在DCE豆粕、豆油期货上的套保利润为亏损240-280元/吨。目前油厂压榨利润处于较低水平,在8月份进口到港大豆数量开始下降的预期下,油厂的库存压力有所缓和,届时油厂有可能会停机力挺油粕现货价格。
6.技术分析及后市展望
技术上看,7月三大油脂均完成了向上突破短期下降趋势线的动作,其中豆油,棕榈较强,均站上了长期均线,菜油较弱,依然在长期均线处纠缠。上破压力线后将会有惯性的反弹,上方的较大的压力区间在前期高点附近,但是目前三大油脂均面临着自去年8月份以来的60周长期均线以及周线级别下降趋势线的压制,这将是后市比较难以逾越的压力位。同样原油也面临着前期高点的阻力,而且美元的下破有待于确认,这给后市增加了更多的变数。
宏观面上经济数据逐步变好,全球经济有了企稳的势头,这给了我们长期趋势向上的基本思路,但基本面还没有好到可以支持商品重启牛市的程度,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总体来看,我们维持震荡向上的格局,期间会有不同规模的回调和震荡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下半年消费的传统旺季,以及价格区间在低位的事实均让我们对上涨有所期待。操作方面,我们建议采用逢低做多的原则为主,把握准节奏,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