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货币供应泛滥,原油重心或将逐渐抬高。
1、危机期间全球货币供应泛滥,为将来的流动性泛滥埋下伏笔
如下图所示,在2001年的时候,由于“911”美国货币供应增速一度达到10%上方,而同期中国货币供应增速也达20%上方,市场流动性的泛滥引发了2002年以来的商品及房地产牛市。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为了救市纷纷投入大量的流动性,从而导致货币供应猛增,美国货币供应增速再度达到10%,而中国更是达到26%。预计如此大的货币供应将为未来的流动性泛滥埋下伏笔,在经济逐渐走稳后这些资金追逐各种资产。长期来看原油价格的重心或将逐渐抬高。
2、由于奥巴马政府的上台,美国的财政赤字有望逐渐减少
美国的政党是两党制,由代表石油集团、军工企业和华尔街基金的共和党以及代表美国中产阶级的民主党轮流执政。通过总结对比历来政党的政策可以发现,
共和党的政策主要有:1、自由市场、限制政府管制经济;2、限制政府规模;3、减税;4、反对最低工资法案;5、反对最高福利,认为可能损害经济;6、重视垄断集团和垄断资本的利益。
民主党的主要政策有:1、贸易保护政策;2、提高最低工资;3、提高所得税;4、政府负担更好的医疗、交易等社会福利;5、重视环境保护、重视替代能源;6、重视劳动阶层利益。
如下图,对比两党执政期间美国财政赤字情况可以发现,共和党执政期间偏向于增加财政赤字,而民主党执政一般会尽量减少财政赤字。如1980年-1988年共和党里根执政,1988年-1992年共和党的老布什执政期间,美国的财政赤字大幅增加。而1992年民主党的克林顿上台后就把赤字全部消灭并且大幅盈余300亿美圆。到2000年共和党的小布什上台后继续大幅挥霍,美国财政赤字继续大幅增加,美圆持续贬值。2008年底民主党的奥巴马上台,其竞选政策里很明显的就说明上台后要减少美国的赤字。因此近期虽然由于经济危机影响,美国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复苏以及就业上,因救市导致美国的赤字大幅增加,但一旦美国经济逐渐回暖,美国的赤字有望得到逐渐减少。
3、美国的经济周期一般领先于欧洲,美国经济将比欧洲率先复苏
在美圆指数中,欧元的权重占到50%左右,由于欧洲和美国经济的高度一体化,在美国经济前景黯淡的情况下,欧元区经济也好不好到哪去,如下图可以看出,从99年以来欧元区和美国GDP增长情况高度相关,并且欧元区GDP往往落后于美国1-2个季度,因此其复苏的步调较美国更为缓慢,美国将领先于欧洲复苏,这将给美圆指数带一定支撑。
可见一般将来经济逐渐回暖,美国的赤字有望逐渐减少,且美国经济周期领先于欧洲,美国有望比欧洲更早复苏,这都将给美圆带来一定支撑。但长期来看,随着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圆的霸主地位将逐渐被动摇,国际货币体系陷入动荡格局,因此预计未来美圆或将维持低位宽幅震荡的格局。这决定了长期来看原油价格或将是宽幅震荡,重心逐渐上抬的格局。
第二部分:供大于求,原油价格面临一定压力
1、国际能源机构预计2009年原油需求仍显疲弱
A、国际能源署预计2009年全球石油日需求料减少247万桶至8330万桶
国际能源署(IEA)称,2009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预估料萎缩247万桶,至8,330万桶。IEA先前预计石油日需求将萎缩256万桶。IEA表示,石油需求预估上修是因为今年稍早发达国家需求强于预期,这是2008年8月以来IEA首次上修需求预估。国际能源署在其每月石油市场报告中指出,“修正不一定暗示全球经济开始复苏,可能只是经济触底反弹的讯号。”。
B、EIA预计2009年全球石油日需求为8,368万桶
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上调2009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预估值至8,368万桶,较之前预估上调了1万桶,比2008年的8544万桶/日少176万桶/日。
EIA表示,明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预估将升至8,441万桶,较上次预估值增加了2万桶
C、欧佩克再度下调2009年世界原油需求预测至8380万桶/日
欧佩克在6月中旬发表的最新一期国际原油市场月度报告中预计,2009年世界原油日均需求量将为8380万桶,比2008年减少了162万桶,减幅为1.89%。此前,欧佩克已于4月和5月连续下调了世界原油需求预测,日均分别下调了137万桶和157万桶。
欧佩克在报告中解释说,200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原油需求将大幅度减少,日均减少179万桶,降至4565万桶。
根据欧佩克的这份最新月度报告,2009年国际原油市场对欧佩克原油的需求量为日均2860万桶,较去年减少220万桶。而今年5月份,欧佩克平均日产原油量为2827万桶。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由于经济的走稳,国际能源署和美国能源资料协会对于09年原油需求预估略有上调,但总体需求仍显疲弱,OPEC则继续下调2009年原油需求。
2、油价走高,OPEC减产执行力度开始减弱。
据彭博新闻社对石油公司、产油国和业内分析专家的调查的结果所说,欧佩克5月份平均日产石油2815万桶,比4月份的石油日产量日增40.5万桶。这是欧佩克自2007年以来石油产量增加最多的一个月。
欧佩克11个受产量配额限制的成员国(不包括伊拉克)5月份平均日产石油2576万桶,比他们的产量目标增加了91.5万桶。
欧佩克在去年举行的3次会议上同意11个受产量配额限制的成员国将日减420万桶的石油产量。且在今年5月28日在维也纳举行的会议上决定不再进一步削减他们的石油产量,这是因为他们担心高油价可能对目前景况不佳的全球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
在今年9月9日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部长们将再次开会来研究石油产量问题。
此外英国咨询机构Oil Movements周四表示,未计入安哥拉和厄瓜多尔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各成员国,在截至7月11日的四周内,石油日均出口料减少29万桶至2,266万桶。这次下降为截至4月25日止四周以来最高降幅。
“过去两个月出口增加完全是受东方需求的驱动--目前这一需求正逐步减少,”该咨询机构主管梅森(Roy Mason)说,“其中部分是因季节性因素。”
据Oil Movements报告,OPEC在4,5两月履行减产水平下降,部分因为油价上涨。梅森预计,OPEC履行减产水平“远低于”75%,而此前该数据一度高达86%左右。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由于油价的走高OPEC减产执行的力度在减弱,原油市场的供应在逐渐增加,这将给油价带来一定压力。
3、美国增加战略石油储备库存基本完毕,原油价格失去重要推力。
如下图所示,04年1月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库存为641百万桶之后一路增加至05年8月的701百万桶,期间原油价格亦一路走高,从31美圆/桶一路走高至69美圆/桶。从05年8月至07年8月的两年时间内,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库存变化不大,期间原油价格亦维持宽幅震荡格局。07年9月开始,市场供应偏紧,美国又开始增加战略石油储备库存,导致原油价格暴涨,从72美圆上涨到08年7月的140美圆。09年1月,美国能源部制定了一项购买1,200万桶原油的计划,来补充在2005年遭遇“卡特里娜”和“丽塔”飓风后出售的原油,此外,在允许联邦政府租约下经营的原油公司用原油代替现金作为租金上缴的计划中,将新买入的石油与逾800万桶石油一起使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量维持在其安全限度内。从09年初战略石油储备库存又从704百万桶一直增加到09年5月份的722百万桶,增加1800万桶,原油价格亦出现大幅反弹。美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能力为7.27亿桶。离目前7.22亿桶的水准不远,后市战略储备库存继续增加空间不大。原油价格将失去一个很重要的推力。
4、库存偏高,油价面临较大压力。
EIA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包括战略储备库存)为1098百万桶,库存可用天数为59天,处于历史高位,OECD库存为2711百万桶,可用天数为62天,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第三部分:基金持仓背离及季节性因素影响,油价或将进入调整
1、基金总持仓与价格出现背离,趋势不具备可持续性。
从下图可以明显看出,原油价格和基金总持仓呈现很高的相关性,并且可以看出在基金持仓与价格走势变化一致的时候,价格的趋势具备可持续性;而当持仓与价格走势变化相背离的时候,价格往往在不久的后出现反转。08年11月当原油价格跌破65美圆之后,虽然原油价格继续惯性下跌,但基金持仓开始增加,说明基金明显看好后市,终于油价在33美圆止跌后开始震荡走高,但基金持仓并不再继续增加,而是震荡减少,出现背离,说明这次反弹更多的是平仓盘推动走高,并不具备长期的可持续性,未来如果价格想进一步走高,仍需要一个增仓蓄势的过程。
2、季节性走势显示三季度油价或将以调整为主
从上图可以看出,原油的季节性波动特点为:第一季度原油上涨;第二季度原油区间整理;第三季度震荡走高,第四季度回落。造成这种季节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季度是取暖油需求高峰期,第三季度则是夏季汽油需求高峰期和飓风多发期,由于需求的拉动以及飓风造成供应的暂时中断,导致原油价格在这两个季度相对坚挺。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由于上一个需求高峰结束,新的一个需求高峰还没到来,因此价格相对较弱。
2009年三季度原油价格的季节性波动特点仍将显现,油价可能呈现冲高回落格局。
总结:
1、危机期间全球货币供应泛滥,为将来的流动性泛滥埋下伏笔,长期来看油价重心或将逐渐抬高。
2、美圆或将维持低位宽幅震荡格局。
3、原油需求仍显疲态。
4、油价走高,OPEC减产执行力度开始减弱,原油供应增加。
5、美国增加战略储备库存基本结束。
6、基金总持仓与价格走势出现背离,油价反弹不具可持续性。
7、季节性走势显示三季度油价或将以调整为主。
综上所述,随着由于危机期间救市措施的不断推出,全球货币供应泛滥,这将一定程度上封闭了油价大跌的空间,未来油价重心或将逐渐抬高,而三季度由于国际原油需求仍显疲态,库存高起以及OPEC减产执行力度开始减弱,美国增加战略储备库存基本结束,基金持仓与价格出现背离等影响结合季节性波动模式,可以初步预计油价短期或仍有进一步冲高动能,但总体上三季度基本面偏空,原油价格或将步入调整蓄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