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少基本面实质性的支撑,影响油价的两大主导因素——经济前景和美元走势如果出现波折,市场信心必将受到打击,油价必将大幅回调。
原油基本面十分疲弱
商品价格一般都由其基本面决定,无论是供给短缺还是需求迅速扩张,都有可能推动价格上涨。去年7月份油价到达147美元/桶的历史高点,其原因:一是欧佩克产能满负荷,剩余产能所剩无几,而最近几年全球也没有发现新的大油田,未来供给可能会出现瓶颈;二是“金砖四国”的崛起使其成为原油的最大边际消费国。
然而,现在的原油市场供应过剩,需求低迷,根本不存在价格走高的基础。5月中旬,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上没有做出新的减产决议,但要求成员国更加严格地执行原减产配额。事实上,迫于平衡国内财务预算,加之油价的大幅走高,欧佩克已经连续两个月增加产量了。彭博通讯社和路透社的最新调查显示,欧佩克5月份产量再次增加,日均增幅约29万—40.5万桶。国际能源机构在其最新的月度报告也对欧佩克产量进行了统计说明。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欧佩克5月份原油日均产量2866万桶,比目标日产高278.5万桶,履行减产程度只有66%;国际能源署认为,5月份欧佩克原油产量再次增长,该组织日均产量2840万桶,比目标日产高110万桶,执行减产目标率74%。
夏季为传统的汽油需求旺季,今年美国的汽油需求并未如往年那样在5月份迅速回升,目前,日均汽油需求仍处于低位。美国能源信息署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成品油需求总量下降到10年以来最低水平。统计显示,截至6月19日的四周,美国成品油需求总量日均1832万桶,为1999年以来四周平均最低水平,也是1997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其中,汽油需求四周日均917.5万桶,比去年同期低0.4%;馏分油需求四周日均358.9万桶, 比去年同期低8.8%。尽管到了阵亡将士纪念日长假期的一周,但汽油需求仍然较前一周大幅降低5.4%。
投机因素不确定性较大
华尔街日报在一篇报道中道出了当前油市投机商的心态,买涨一方的理由:一是中国需求正在回升;二是供应虽然仍处于高位,但已开始下降,与此同时,汽油需求小幅增加;三是欧佩克一直在努力降低供应量,放大了需求初步增长带来的效应;四是美元将继续疲弱,提振原油等以美元定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五是美国经济已经触底,将很快开始增长。
事实上,中国需求回升对油价的提振作用甚微,因为欧、美、日等传统用油大国需求尚未复苏。第二、第三条理由在上文中已经对其进行了驳斥。欧佩克仅遵守66%的减产额度,如果油价继续走高,难保该组织不进一步扩大增产幅度。最后两条理由实际上说的是经济转好。如果经济见底,美元的风险偏好升温,资金就会竞逐商品和股市等领域,美元就会疲软。因此,油市根本的投机理由就是经济是否复苏。
如今,经济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已变得微乎其微,但问题是这种低位振荡期还要持续多久,复苏什么时候才会启动?基于见底的观点是因为美国股市已从低点大幅反弹,道琼斯工业指数从6500点反弹至8700点附近,商品价格也随势走高。如果说股市是经济复苏的前奏,那么商品价格大幅走高很有可能灼伤经济发展,这好像是一个悖论。
有新的证据显示美国经济自由落体式下滑已经结束,但也有数据显示经济状况依旧疲弱。美国商务部6月22日称,5月份运输设备、机械及金属等耐用品的新订单额较前一月增长1.8%,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为1639亿美元。这说明,美国及美国以外的企业对业务和销售情况变得更为乐观。与此同时,一项衡量企业投资的重要指标——不包括国防用品和飞机的资本财货订单,5月份飙升4.8%,创下近5年来的最大月度涨幅。这一上升是迄今为止最令人鼓舞的,说明企业投资支出严重低迷的局面正迅速好转。
美国商务部的报告还显示,5月份预售屋销售量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较前一月下降0.6%,较上年同期下降近1/3。但是,房价却出人意料地坚挺,5月份预售屋价格中值为221600美元,为去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预售屋存量也出现了下降。美国经济的其他领域最近也显现出了一些改善迹象:消费者信心已经回升至去年9月份以前的水平。但这些仍不能断定美国经济近期就将走上强劲复苏之路,特别是美国的失业率高达9.4%,预计还会进一步走高。截至6月20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大幅上升,表明就业市场虽然近期已出现企稳迹象,但依然疲弱。
综上所述,美国经济不再继续自由落体式下滑,在底部趋稳是油价继续上行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投机因素对油价的推动因素将继续存在,但如果经济不能如市场预期那样平稳回升,过久的底部徘徊或将促使美元避险需求重现,而原油无基本面的支撑,必将大幅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