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球的网络化石油期货市场
在论坛上,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表示,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期货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发展方面,要按照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具体安排,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有序推出原油、汽柴油、沥青等能源化工期货品种上市,推动形成亚太地区的原油等大宗产品基准价格。
目前我国唯一上市交易的能源期货品种是上期所的燃料油期货。而作为上游品种的原油,以及汽油、柴油等广泛使用的下游成品油产品都尚未纳入国内期货市场的范畴。
这其中的部分原因在于我国能源市场的独特结构。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梁树和介绍,我国石油的进口主要由具有贸易经营权的企业来进口;出口方面实行国营贸易加出口配额的管理。
目前,尽管石油产业的开放已经初步推开,但大型石油企业的市场主导地位依然无法动摇,石油产业链的价值再分配也主要在一体化经营的大型石油公司内部完成。
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政策研究室副总经济师吕建中认为,目前需要积极培育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油市场体系。如果中国要恢复原油期货交易,必须要面向全球市场,一定要有外资参加,建设面向全球的网络化期货市场。“如果不面向全球市场,就没有足够的交易主体。”他说,“国内就三大石油公司,上游直接找下游。”
其次,他认为,应建立政府指导下的区域性的成品油交易市场。因为成品油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消费能力、当地的需求和人们的收入水平有关系。同时,应建立石油市场计价的新体系,探索在上海或国内发展石油期货时,以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发挥我国重要的买方优势地位。
上期所原油期货研究步骤明确
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助理褚玦海在2日的论坛上表示,在燃料油2004年上市时,国务院已经明确要求,从燃料油期货起步,积累经验,创造条件,逐步上市多品种石油期货。
据他介绍,目前上海期货交易所已与各有关主管部门、政府部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石油储备与石油期货关系的研究;国内外石油储备的研究;渤海原油的标的研究;保值、交割的研究;运作模式和外汇政策的研究,以及现在石油市场体系建设的研究等。褚玦海表示,这些方面均是上期所在石油期货上市方面研究的一些进展,步骤非常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