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出现活力
目前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形势仍没有明确的判断,没有人敢断言目前全球经济就是底部,但是投资者看到的现实经济数据的确是在不断走好,这对于习惯了悲观数据的投资者来说则是一个强心剂。最近公布的四月份全球主要国家的制造业数据均显示出回暖迹象,特别是中国则呈现出了扩张的态势。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53.5,已经连续第五个月回升。里昂证券亚太区市场报告显示,中国4月份里昂证券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0.1,显示中国制造业在连续8个月萎缩后,开始出现扩张迹象。该指数高于50说明制造业处于扩张期,说明经济活动活跃,而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其出现回升有望带动全球经济的企稳反弹。日本4月Nomura/JMMA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41.4,而3月份该指数为33.8,出现明显回升。欧元区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36.8,高于3月份的33.9。美国4月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40.1,预期35.0;4月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新订单指数42.1,3月为30.9。尽管美国的制造业数据显示仍处于萎缩期,但是也好于预期,表明制造业开始回升。市场研究机构Markit Economics和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英国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由3月修正后的39.5增至42.9,而经济学家预期中值为40。英国4月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46.3,是2008年4月以来的最高,并且创下1996年来最大增幅。
上述数据显示全球主要国家的经济形势出现好转,这无疑提升了投资者的信心,同时,制造也是能源需求较大的行情,有助于提升原油的需求。道琼斯指数与原油的走势较为相似,近期也是连续走高,从而印证了经济领域的好转迹象。可见,宏观经济基本面的转暖是原油连续回升的基础。
季节性因素开始发挥威力
原油需求有着较强的季节性因素,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目前美国仍是原油需求的第一大国,而在美国,每年的5月份到9月份的夏季是出行的旺季,是美国驾车旅行的季节。每年的这个时候市场都会对这个因素进行炒作。目前美国已经进入出行旺季,市场多头不可能会忘记这个因素,特别是在目前经济基本面因素偏暖的背景下,极有可能该因素带来的利多效应。
除了出行旺季这个季节性因素外,一年一度的美国飓风季节来临也是目前面临的主要多头题材。自2005年“卡崔娜”飓风给墨西哥湾带来严重灾难后,原油市场对于飓风的关注都非常强烈。最近几年,每当夏季美国出现飓风,原油市场都会掀起因飓风而造成减产的炒作热情,油价表现相对较强。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飓风研究小组最新预测,2009年美国将有12次热带风暴、6次飓风,其中两次预期为“强烈飓风”。因此,季节性因素在今年同样会给原油市场带来利多效应,在缺乏新的利多题材背景下,这些题材极有可能被多头充分发掘。
美元指数持续下行支撑油价
在基本面转好以及季节性因素带动下,美元的持续走低也增添了原油市场的利多氛围。目前美元指数已经连续四周下行,已经运行到了82附近,3月下旬美国开动“印钞机”形成的下跌低点已经没跌破,而且技术上美元指数已经形成了“头肩顶”的技术形态,后市技术上进一步看跌。
前美国国会审计署负责人表示,美国AAA的主权评级面临被下调的风险。据《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报道称,美国AAA的主权信用评级在两年前就曾因为巨大的财政预算压力而面临下调风险,并且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当时就已经向美国政府发出过可能下调其评级的警告。现任彼得•彼得森基金会(Peter G. Peterson Foundation)首席执行官的前美国国会总审计长大卫•沃克(David Walker)表示,当时这一警告并没有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而美国目前的处境比两年前更加严峻,有迹象显示投资者对美国政府财政控制能力的信心正在下降。美国主权评级的调低,对于美元来说则是一个沉重打击,特别是在美联储开动“印钞机”的背景下,美元后市会面临较大的下跌压力。美元的不振则更加有利于原油的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