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集团在4月24日发布的华盛顿会议公报中表示:“经济活动应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复苏,但前景仍保持疲软,下行风险依旧存在。最近以来的数据暗示,各国经济下滑的步伐已经放缓,一些迹象表明稳定性正重新浮出水面。”
可见发达国家的经济难以在短期内复苏,这样消费就难以增长,消费不振导致需求低迷。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周四表示,美国2月石油日需求较此前预估减少78万桶,较去年同期下滑107.6万桶,为1998年历年以来需求最低的2月份,EIA称,美国2月石油日需求量较此前预估下修4%至1,870.6万桶,此前预估为1,948.6万桶,同时较上年同期的1,978.2万桶下跌5.4%。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已经连续八周增加。 EIA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410万桶至3.747亿桶,预估为增加210万桶。可见,尽管欧佩克已经大幅减产,但是原油市场仍然是供略大于求的格局
宽松货币政策打破原有市场规律,商品金融属性增强
按照正常的市场规律,在经济低迷时期一般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但是由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发行货币向金融市场、机构注入流动性,使市场预期未来通货膨胀不可避免,因此为规避通货膨胀纷纷买入商品避险,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增强,超过其商品属性。美国商务部上周四公布,3月个人所得为下降0.3%,预估为下降0.2%;实质个人支出下降0.2%,预估为下滑0.1%。3月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较前月持平,较上年同期增长0.6%。这说明在个人收入与消费都下降的情况下,个人消费支出的物价水平反而较上年同期增长0.6%,通货紧缩的规律被宽松的货币政策打破。这也是原油在库存连续八周增长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强势的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下周重点关注美元指数走势与道指的走势对油加的影响。
对于燃料油来说,由于消费不振与库存较多,有现货背景的机构在沪然料油上积极做空,并且准备交割。持仓前20名空单总数明显大于多单总数。但是,由于国际油价的上涨,燃料油就会跟涨,在国际油价处于强势的情况下,燃料油也难以大幅下跌,总体仍然是跟随原油走势,处于大幅震荡格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