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规划,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跌后所导致的产能过剩与产业升级压力。面对钢材、有色金属、原油、成品油等商品价格低位徘徊,几个振兴规划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一个“偏方”——收储,有业内专家就指出,就短期来看,国家收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化过剩产能,降低企业库存,稳定市场信心。 石油储备二期工程规划完成 在石油价格从147美元到35美元迅速暴跌的过程中,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但对于长期紧缺的产品低价时买入,则永远不会错。从油价跌至50美元以下,呼吁原油战略储备之声就开始不绝于耳。 原油和成品油的战略储备并不相同。原油储备是为了保障国家石油供应安全,目前第一批四个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已经先后建成。发改委日前还宣布,库容达2680万立方米(合1.7亿桶)的石油储备二期工程也已规划完毕。目前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可用天数为21天,在二期建设完成后可增加为30天左右。 石化行业振兴规划则明确提出要抓紧落实成品油储备,这对于我国当前因消费疲软而库存积压严重的成品油市场来说,短期意义更加突出。近年来“油荒”频繁,加大进口尚显不足,而去年底以来,消费需求急转直下,成品油市场又突然面临“憋库”。业内人士指出,唯有加大成品油储备建设,才能平滑供需波动的峰谷,保证市场趋于稳定。 此外,有业内人士估计,钢材收储的规模可能为300万-500万吨,运用资金100亿-150亿元。至于储备的品种,板材的可能最大,因为可以尽快缓解大钢厂的普遍压力,恢复市场信心。 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于2月25日出台。同日,国储局再次开标对锌进行收储,最终以11500元/吨的价格完成锌收储10万吨。去年12月,国储局完成30吨的铟储备收购;今年1月又完成5.9万吨精炼锌收储;几乎同期,国储局先后两次完成了59万吨的铝储备收购;同时市场也传闻,国储局将进行海外收购精炼铜。无论是出于中国有色金属资源本身短缺,还是考虑到目前收购价格比较合理,收储有色金属正当其时。 “偏方”效用重在短期 业内人士指出,称收储为“偏方”,是因为储备确实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首先,光*储备,并不能根本上拉动消费、促进产业升级。其次,国家收储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市场供求关系,收购过剩产量的代价也很大。例如在有些行业,收储可能抬升国内价格,反而导致进口大量增加。 不过,基于以往我国薄弱的储备力量,建立国家储备本身就是保障国内重点产品供应和安全的必要手段,特别是对于原油、成品油等对国民经济影响巨大的基础产品。就短期来看,国家收储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消化过剩的产能,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降低企业库存,稳定市场信心。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本站微信公众号: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纸金网微信号: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