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大海啸所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还在不断蔓延和深化,并已严重伤及实体经济和大多数投资者。这场1929-1933年以来最猛烈的经济危机,实际上已宣告了自由资本主义神话的破产,以及过度创新、过度消费和过度依赖货币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破产。由此可能引发世界格局的变化及各国经济金融政策的大调整。 在金融海啸严重削弱世界老大赖以在全球称霸的金融基础之后,美国在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及IMF的运作上将更加依赖与欧洲、日本和中国之间的政策协调(比如同时减息)。也只有联手中日欧,美国才能继续发挥老大的作用。因而,国际货币体系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的投票权分布和监管目标(IMF对发达国家的问题及非国际收支失衡所引发的危机关注不够)均有可能出现积极的变化。 六年美元弱势终结 美元升值的周期将会因其财政状况大幅改善而拉长至六年左右,其中对欧元的汇率最终将升破0.9美元/欧元的价位。 在金融海啸越演越烈、美国政府拿出上万亿美元的资金救市之后,许多专家学者都以美国经济衰退、财政赤字很庞大为由,预测美元将中止7月份以来短暂的升值步伐,转而迎来一个新的贬值高潮。但实际情况却是:石油价格越降越低,美元汇率越升越猛,对欧元已从高峰时的1.62骤升至1.26美元/欧元,对澳元、英镑也呈现不断上升的势头,以致一批炒初级产品期货期权的国内企业以及参与外汇交易的中信泰富、中铁等中资企业均遭受了巨额损失。美元的走势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有趣”的情况呢? 这还需从金融危机及美国的战略意图中寻找答案。就金融海啸的影响而言,起码有三大因素对美元起了支撑作用: 第一,在全球股票市场惨跌的情况下,资金为了寻求避难所纷纷流入美国国债市场,间接提升了美元的人气。 第二,为了挽救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填补其救市资金的巨额空缺(如7000亿新增国债额度),美国必须*强美元政策来吸引境外资金流入。对美国而言,虽然美元升值会降低其制造业的竞争力,但以银行、保险及其他服务业为主体(比重占70%)的整体经济却能从中获益良多。第三,美国救市一定会大幅增加政府短期的财政赤字,但不一定会增加美元供应量和长期的财政赤字。从其国债增加的额度看,美国这次救市的资金实际上都是*增发国债筹集的,购买者一般都离不开沙特、科威特等石油输出国以及中国、日本等大额顺差国。这些国家在购买美国国债时仅仅是调整了外汇储备的产品及币别结构而已,与许多学者所说的增发美元并无直接联系。就美国长期财政状况(以3-5年为期)而言,美国此次救市不仅不会导致损失,反而会像当年香港特区政府的救市那样,在市场和经济转趋稳定之后获得非常丰厚的投资收益,从而大幅降低其政府赤字占GDP的比重。要知道,在市场处于极端恐慌状态时,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都普遍存在过度抛售及折价甩卖资产的情况。正因为如此,从长周期看,我认为美元升值是有强力支撑的。 另外,从美元走势及美国政府的战略看,美元升值的依据也比较充分。 第一,虽然从短期看美元有升有降、有降有升,但长周期一般都是6-7年。美元这一轮的长贬值周期是从2002年2月开始的。从那时到2007年6月,美元累计贬值40%,其中,对欧元贬值幅度更高达45%;美元汇率指数从112.73大幅下降至不足70。将欧洲、日本经济与美国经济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美元这一轮贬值已经有些过头了,欧元汇率升至1.62美元/欧元甚至可以用“货币泡沫”来形容。从这个角度说,美元短期内从低谷中反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第二,当前对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威胁比较大的主要有如下两大因素,一是石油、铁矿石等初级产品 价格居于高位所引发全球性通胀,有可能把美国拖入滞胀的深渊;二是石油价格疯涨致使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等美国的战略对手财政实力和军事实力大幅增强,并由此带来一系列挑战美国全球利益的事件(包括俄罗斯军机飞到南美、俄美在格鲁吉亚间接交战等)。为了打压通胀,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美国一定会逐步推行强美元的政策,并对石油价格进行打压。
第三,在原来的国际金融格局中,美元一直保持着一枝独秀的地位。但在美国开展反恐战争、对伊战争之后,美元的强势就因其巨额财政负担而受到欧元的挑战。这对美国维持美元在结算、计价及储备中的地位,获取铸币税及金融市场的收益是不利的。为了维护美元的地位,确保境外继续向美国输入资金以弥补巨额贸易赤字,在经历6年多的贬值周期之后,美国确实有必要对汇率政策进行转向以防止欧元影响的进一步扩大。 总之,虽然今后的美元汇率仍然会有升有降,但从总体上说,它可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升值周期。如果美国新总统上台之后大规模从伊拉克撤军,那么其直接和间接减少的军事费用将远大于美国救市的资金,美元升值的周期将会因其财政状况大幅改善而拉长至六年左右,其中对欧元的汇率最终将升破0.9美元/欧元的价位。 石油价格跳水的美国意图 美国派要员去游说沙特、科威特;沙特表示石油均衡价格在40-50美元间;美国对近海石油开采解禁,并破天荒地打击欧美资本均可从中获取丰厚利润的石油投机活动;实际上都是美国政府的政策意图及石油战略实施的具体表现的一部分。 与美元一样,石油也是美国政府实施其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之一。美国与伊朗先友好后交恶,与伊拉克先拥抱后战争,实际上是出于控制中东石油的需要。美国与欧盟一唱一和,拿苏丹问题来攻击中国,本质上是西方害怕他国在苏丹投资石油的心理在作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庞大的苏联几乎在一夜之间解体,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美国实施其国家战略,内部演变及低石油价格政策运用得当的结果。现如今,石油价格从2003年的33美元/桶疯涨至今年年中的147美元/桶,然后又在金融海啸中完成了三个月即下滑59%的高台跳水动作,当中同样包含了美国政府的战略意图。 正像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美国经济已陷入衰退,失业率大幅上升,这个时候如果通胀问题不解决,普通老百姓的痛苦指数将因滞胀而明显上升;为了吸引境外资金流入美国,以解决其流动性不足的问题,美国必须制止美元进一步下滑;为了避免俄伊委三国在石油财富日益雄厚的情况下不断挑战其霸主地位,美国一定会采取措施打压能源价格。以上三大因素均会导致石油牛市的终结。美国派要员去游说沙特、科威特;沙特表示石油均衡价格在40-50美元间;美国对近海石油开采解禁,并破天荒地打击欧美资本均可从中获取丰厚利润的石油投机活动。实际上都是美国政府的政策意图及石油战略实施的具体表现的一部分。 除了上述因素外,金融海啸导致欧美多个国家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增长大幅放缓,一定会显著减少对石油的全球需求;过去几年油价的疯涨刺激了石油开采投资,刺激了非石油能源的开发,遏制了石油需求量,最终一定会产生供过于求的现象;美国为了减轻中短期内巨大的财政压力,或将在新总统上任后逐步从伊拉克撤军,从而使伊拉克恢复原来巨大的石油产能;以上三点同样会对石油价格构成打击,并有可能致使其回落至40美元/桶以下。这种局面的出现必定会进一步改变世界政治生态:包括美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趋于缓和;美俄矛盾增多;过于依赖石油的俄罗斯经济重新掉回低增长区间(石油价格一旦掉至40多美元,俄罗斯的国家财政将不得不补贴石油企业);以及中国迎来发展经济、建立石油储备和参股境外能源铁矿石企业的良好时机等。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本站微信公众号: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纸金网微信号: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