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元持续走强力度已经超过原油价格自身惯性,因此油价不大可能出现类似前期连续数个交易日的大幅波动,未来走势会有所缓和。 从历史趋势看,近十年来,国际油价经历了三次较大幅度的周期性上涨:第一阶段是1999年至2001年,国际油价从1998年12月11日的9.16美元/桶一路攀升至2000年9月8日的32.32美元/桶,涨幅高达352.8%;第二阶段是2002年至2006年,国际油价在四年内持续震荡走高,从2002年1月25日的17.1美元/桶上涨至2006年8月11日的71.45美元/桶,增幅达417.8%;第三阶段是2007年至今,在美元大幅贬值及大量避险资金流入石油期货的双重推动下,国际油价从2007年1月18日的48.2美元/桶一路上涨,并于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首次突破100美元大关。 “9.11”事件之后,一向维护利率中性政策的美联储连续大幅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不仅造成美元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性过剩,而且助推了资产价格泡沫。此外,2007年夏季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又进行了连续数次降息,进而导致美元不断贬值。与此同时,原油价格又是以美元计价的,因此成为欧佩克话柄。 那么美元因素对原油价格波动的解释力度到底有多大?鉴于原油价格在2007年以前基本保持平稳态势,我们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为样本区间,对原油期货和美元指数日交易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经过参数优化和模型选取之后,最终确定原油价格走势最优拟合模型(解释力度为0.995)。结果发现:首先,原油价格具备非常强的正向自相关特征,即前一交易日价格对次日价格贡献系数达到0.978,表明原油价格运动惯性很强;其次,美元对原油价格的影响比较复杂,当日美元对原油价格影响非常显著(贡献系数为-1.74),而前一交易日美元走势对原油价格构成支撑(贡献系数为1.63),这表明在当日美元走低时,市场对原油价格预期产生过度反应,而在次日该预期得到较大程度修复。 结合近期原油期货价格持续向下修正的过程,基本可以论证我们实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即美元指数持续走高对原油价格构成强劲压力,同时原油的惯性进一步推动其价格运行区间下移。 但油价高企更多的是基本面的供需增量失衡状况,特别是受地缘政治局势影响,非欧佩克主产区供应的不确定性,以及来自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持续增长的需求,还有投机力量的推动。近期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大幅波动,我们认为原油价格还处在一个价值重估过程。但短短的一年半时间里价格就上涨了130%多,如果追溯到2003年初原油价格还在26—27美元一桶,同近期的高点比较那么已经涨了4.5倍。这样的涨幅,与之关联的产业,特别是对石油严重依赖的现代经济已经吃不消!
相关资料:
1,黄金T+D 和 纸黄金 交易的比较
2,黄金T+D 与 黄金期货 交易的比较
3,黄金“T+D”规定
4,黄金T+D介绍
5,黄金T+D在线预约开户
6,黄金T+D在线问答
本站微信公众号:
长按图片,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纸金网微信号: wxzhijinwang
|